新能源车产业链究竟谁在挣钱?
整车制造
整车制造行业过去5年的利润率水平走低,这并不出人意料。依赖合资品牌的上汽、广汽毛利率水平从2022年开始明显下滑,主要是源于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力整体下滑,且新能源产品推出迟缓。
自主
新能源车产业链究竟谁在挣钱?
整车制造
整车制造行业过去5年的利润率水平走低,这并不出人意料。依赖合资品牌的上汽、广汽毛利率水平从2022年开始明显下滑,主要是源于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力整体下滑,且新能源产品推出迟缓。
自主品牌中,长城、长安的毛利率水平基本保持平稳。比亚迪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从2022年开始,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都在快速增长,但规模增长带来的降本效应被原材料价格的飞涨抵消,因此2022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的利润率水平不增反降。
虽然整车厂都在抱怨动力电池等上游供应商的价格上涨给它们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从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看,这种影响尚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这些大型汽车集团目前的营收和利润依然主要来自燃油车,受动力电池价格变动影响有限。但电池成本上升对新能源车制造商的影响就比较明显,例如已经全盘切换到新能源车的比亚迪,以及造车新势力。
而主要生产新能源车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的利润率自发布财报以来,毛利率和净利率一直在逐年大幅改善。但2022年一季度,这种改善停下了脚步,三家的利润率或明显下滑,或仅有勉强增长。而三家企业的管理层在说明情况时,都提到了动力电池和多种关键材料的涨价对盈利状况影响巨大。
特斯拉则是唯一的例外,利润率一路上扬。从2022年-%、%、%、%、%、%,前三年和中相当,但从2022年Model3大批量交付开始,特斯拉的毛利率水平开始显著超过同行,而且在2022年及2022年一季度并未受到原材料价格飞涨的影响,毛利率水平达到历史新高。
有特斯拉作为对比,足以证明盈利能力下滑的整车厂,虽然有原材料涨价的原因,但根本还是在于规模、技术的不足。目前国内有部分整车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追随特斯拉引领的先进制造趋势,比如一体压铸技术。
特斯拉此前采用的是6000吨压力铸造机,而国内已有9000吨压力的一体压铸机建成投产。采用新平台,新技术的新能源车型也在轮番上市,力争在规模上实现从年销十万辆向百万辆的迈进。
电池制造
电池企业一直被认为是新能源车产业链当中话语权最强的一环,但是利润率却并不支持这一判断。从2022年至2022年,主要动力电池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水平都在持续下滑。除去孚能一家数据异常波动外,其余所有电池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的下滑趋势都高度一致。
当然,毛利率和净利率的下滑并不意味着电池企业盈利能力就不行,规模的快速扩张与利润率的下滑是同步发生的,动力电池企业都在用利润换规模,这是高增长市场当中的常规做法,此时抢占市场份额,要比赚取高利润更为重要。
动力电池在这一轮的原材料涨价当中承受了较大压力。客户这边是强势的车企,供应商这边因为严重的供不应求,电池厂商的议价能力极为有限,两头受气的电池厂只能接受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现实。其中,%%,净利率从
新能源车产业链究竟谁在挣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