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蓼莪——父母之思学案
2
父母之思——《小雅∙蓼莪》学案
设计:博兴县高中实验部张乐伟2017-12-09
学习目标
,理解主人公对父母的感恩和不能尽孝的痛苦。
,将感恩和孝敬父母付诸
小雅蓼莪——父母之思学案
2
父母之思——《小雅∙蓼莪》学案
设计:博兴县高中实验部张乐伟2017-12-09
学习目标
,理解主人公对父母的感恩和不能尽孝的痛苦。
,将感恩和孝敬父母付诸行动。
,辩证传承传统孝道文化。
重点:理解主人公对父母的感恩和不能尽孝的痛苦。
难点:结合社会现实,辩证传承传统孝道文化。
课前预习
仔细阅读P106“导读”,了解写作背景。
反复阅读《小雅∙蓼莪》。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蓼莪蒿劬劳劳瘁罄罍鲜民怙恃靡至鞠拊畜我长我
3
()!
⑤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⑥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榖,我独不卒()!
《小雅∙蓼莪》译文
莪蒿生长长又高,不是莪蒿是青蒿。哀痛我的父和母,生儿养女太辛劳。
莪蒿生长高又肥,不是莪蒿却是蔚。可怜我的父和母,生儿养女身憔悴。
小小瓶儿空荡荡,酒坛由此愧难当。孤苦伶仃活世上,不如早日去死亡。没有父亲依靠谁?没有母亲谁依傍?出门心里含悲伤,进门不见爹和娘。
父啊辛勤生下我,母啊养我劳苦多。抚摸我来爱护我,养大我来教育我。照顾我来挂念我,出出进进抱着我。如今要报二老恩,老天无端降灾祸!
南山险峻难登上,暴风迅猛透骨凉。别人都能养父母,我独为何遭灾殃?
4
南山高险难登上,暴风迅猛尘土扬。别人都能养父母,我独无法去送葬。
仔细阅读刘声东祭文《妈妈》,作为理解《小雅∙蓼莪》情感的参照。能够找出两首诗相关章节的对应关系。
认真阅读《孝经》《弟子规》《论语》《二十四孝》《新“24孝”标准》等相关拓展材料,深化对我国传统孝道文化的认识,并能够辩证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作用。
课堂探究
我能∙理解诗意
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有没有疑难词句?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解决。
诗中主人公是什么身份?他有什么遭遇?
我懂∙情动于中
自由朗读全诗。参照刘声东大校为母亲写的祭文《妈妈》中的相关章节,来拓展深化你对主人公情感的理解。
你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5
三、我会∙声情并茂
?尝试读出这种感动可以吗?
朗读提示:我要读出的情感,语速要,语调要,要重读,停顿要。
先自己试读,然后用你的朗诵感动大家。
带着这份感动朗诵全诗。
四、我能∙感恩孝敬
你的父母亲人为你做了哪些感动你的事情?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说:“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亿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你准备为你的父母亲人做些什么?
6
我知∙古今孝道
古代孝道:
典籍:《论语》《孝经》《弟子规》《二十四孝》(见《父母之思》拓展阅读)
记载:
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
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
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寿宴。
当代孝道
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章第十八条: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8
鼓励用人单位给员工放假陪长辈过生日,每年给予独生子女不超过20天的护理假照料生病的父母……今年以来,包括河南、安徽、北京在内的多地都在设置或拟设置专门假期,让子女在父母身边尽孝。
全国政协委员李海滨日前建议国家为独生子女的公民设立带薪年假,让独生子女能有时间照顾日渐衰老和多病的父母。“例如,父母65岁以上独生子女,每年可有2天或3天带薪假;父母70岁以上时,可以有3天或5天;父母75岁以上可有5天或7天,最多为8天至10天,适当考虑照顾双方父母的情况。子女可以把假期拆分开使用,也可以将年假期累积
小雅蓼莪——父母之思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