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独角戏
蔡少阳梁娟《色,戒》讲述的是一个学生女间谍王佳芝色诱汪伪特务头子易先生,而这个色诱的计划在它将要成功的时候,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色诱的主体掉进了色诱陷阱的故事。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著名说法:“女人的独角戏
蔡少阳梁娟《色,戒》讲述的是一个学生女间谍王佳芝色诱汪伪特务头子易先生,而这个色诱的计划在它将要成功的时候,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色诱的主体掉进了色诱陷阱的故事。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著名说法:“我们迟早会成为我们乔装改扮的那个人,所以我们在乔装改扮的时候务必要分外小心。”
以往学者对《色,戒》解读,往往侧重其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突出了女性觉醒意识和反抗意识等等。如果说张爱玲想要表达的仅仅是“个体反抗”的女性觉醒意识,抑或是她笔下一贯的男女性之间的情感较量,我们的解读就没有丝毫意义。王佳芝的悲剧命运不是外界赋予的,而是自主抉择完成的。在这种“完成”中,她是否确如以往学者所说的具有清醒的“女性觉醒意识”,张爱玲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通观全文,我们能发现一个很独特的意象――戏。这个“戏”的意象对王佳芝的命运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在张爱玲的笔下又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内涵?《色,戒》的文字凝练得像一团揉皱的绸子,让我们一起来将藏在褶皱背后的秘密展开。
文中对“戏”的描写出现过多次。最初是一群寄居港大的学生在“学校里演慷慨激昂的爱国历史剧”,后来他们又在生活中谋划并演了一出引诱汉奸的真实爱国剧,王佳芝便是他们中的一员。从文本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演戏”带给王佳芝的心理满足感。纵观张爱玲的其他作品会发现,她笔下许多女性都会间或地沉浸在一种“戏”的朦胧氛围里,仿佛突然进入一个独立的属己世界,久久迷恋自己。如《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对着镜子的一番表演:“依着那抑扬顿挫的调子,流苏不由的低着头,微微飞了个眼风,做了个手势。……她向左走了几步,又向右走了几步,她走一步都仿佛是合着失了传的古代音乐的节拍……”同样是自恋的“表演”,在白流苏那里伴随着胡琴的哀婉调子,流露出一种少妇的沧桑与世故。而在王佳芝这里,则成了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命力”,这种青春张扬的“生命力”虽充满激情,却易被操控,这与她后来的悲惨结局形成了反衬。
作为“学校剧团的当家花旦”,整个刺杀活动中王佳芝是被捧出场的。戏里设定的角色不仅能使她高昂的爱国热情得到宣泄,还能满足她的女性虚荣心――对自己外形与高超演技的自恋和流连忘返。在第一次与色诱对象碰过面后,她对自己的表演很是满意。这种虚荣心的满足所带来的虚幻形象是否是真实的自我?这让我想起了拉康所说的“镜像假面”――人通过镜像确认自我的同时,所经历的一次自我的异化与误读。外部的镜像作为形象来呼唤自己,使主体“作为被想像性地对象化了的形象被呼唤出来”。戏中的角色给王佳芝营造了一种虚幻的想象,她沉浸其中,欣赏自己审美化的形象,在被众星捧月般虚荣心的驱动下,她成为了集体所塑造的自己。这种戏的虚幻所导致的主体迷失在王佳芝失去童贞时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王佳芝本是讨厌梁闰生的,但她说服自己这是个“舞台”,自己是女主角,将自己放置在一种唯美的戏的氛围中,迷失了真实的自我。后来对于献身于梁闰生的事,她觉得自己被算计了。而正如拉康所说,在虚构的假面镜像与现实秩序发生激烈的冲突时,当她再次想回望
女人的独角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