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自读指导
一、学法指导
《兵车行》属于歌行体,歌行体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本诗叙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频繁攻击失败后,为补充兵力而进行征兵的场面,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斗而使人民深受其《兵车行》自读指导
一、学法指导
《兵车行》属于歌行体,歌行体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本诗叙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频繁攻击失败后,为补充兵力而进行征兵的场面,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斗而使人民深受其害的现实,这是全诗的基调。学习《兵车行》,必需把握住这个基调,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诗人反对“开边”战斗的立场和“穷年叹黎元”的赤诚情怀。
二、阅读导航
(一)整体感知
1、“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把视线从边庭转移到宽阔的内地,千村万落,沃野千里,变成田园荒芜,满目凋敝。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见闻,联想到全国的景象,由一点推及到普遍,既扩大了诗的容量,又加深了表现的广度。
2、结尾写古战场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凄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剧烈的对比,有天怒人怨之意。“君不闻”与“君不见”相照应,这些都是“开边意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3、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明确: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似乎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特别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精确 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详细陈述“点行频”,以示状况的真实牢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
(二)疑点探究
1、试分析“走”“牵”“顿”“拦”“哭”这些动词中所蕴涵的感情
明确:一个家庭的支柱被抓走了,这不啻一个家庭的塌天大祸,剩下的老弱幼妇怎不奔跑相送呢?亲人突然被抓兵,又急促出征,眷属们奔跑呼号去作一刹那的生离死别,何等仓促悲愤。这几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无望的心态表现得细致入微,给读者以触目惊心的感
《兵车行》自读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