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徐海耿毛亚飞顾雷君花晓艳黄芳[摘要]目的探讨孕前BMI及孕期BMI增长(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观察1530例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围产保健的孕产妇孕前B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徐海耿毛亚飞顾雷君花晓艳黄芳[摘要]目的探讨孕前BMI及孕期BMI增长(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观察1530例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围产保健的孕产妇孕前BMI及孕期BMI△不同组别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差异。结果超重肥胖组及孕期BMI△≥6kg/m2时妊娠并发症、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均衡组及4kg/m2≤BMI△<6kg/m2组(P<),消瘦组及BMI△<4kg/m2组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均衡组及4kg/m2≤BMI△<6kg/m2组(P<)。结论孕前BMI及孕期BMI△与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直接关系,要重视孕期体重增加的情况,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关键词]孕前BMI;孕期BMI增长;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10-0018-03
孕期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增加是妊娠妇女的明显变化,增加的BMI来自不断发育的胎儿及羊水,储存的多余脂肪和子宫的增大等[1]。本文通过观察孕前BMI及孕期BMI增长(BMI△)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为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以达到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减少母婴合并症和并发症,使母婴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1530例舟山常住人口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围产保健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41岁,平均(±)岁,孕前血压及心、肝、肾均正常;为足月单胎孕妇及其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
△分组标准[2,3]
孕前BMI计算考虑孕12周之前孕妇BMI一般没有明显的变化,故以早孕期12周内首次测得的BMI来代替孕前BMI,由产检医生测量并记录;产前BMI以入院待产分娩为准,由病区护士测量并记录。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孕前BMI分3组:消瘦组:BMI<;均衡组:≤BMI<;超重肥胖组:BMI≥。按孕期BMI增加的幅度不同分3组:BMI△<4kg/m2组、4kg/m2≤BMI△<6kg/m2组和BMI△≥6kg/m2组。
回顾性分析1530例孕妇资料,观察不同组别妊娠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低体重儿)的差异。
,计量资料采用F/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1530例孕妇孕前消瘦154例(%,154/1530)、均衡组1206例(%,1206/1530
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