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增龄对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影响.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增龄对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影响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增龄对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影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增龄对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影响
摘要:
衰老是一种生理现象,会导致各种功能的下降,包括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降低。本研究通过建立衰老大鼠模型,探究增龄对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变得更宽,表皮细胞数量减少,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证明,这可能与衰老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衰老对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并为其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衰老、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引言: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不仅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还维持体内水平衡,排泄代谢产物,参与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功能。肠黏膜是肠道最外层的组织,并作为肠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第一道屏障,防止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进入机体。肠黏膜细胞层包括黏液层、上皮层和肌层,其中上皮细胞层可以通过紧密连接和黏附蛋白粘结,形成具有屏障作用的结构。肠黏膜上皮屏障不仅对保护机体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具有重要作用,还对一些常见的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各种生理功能均逐渐下降,其中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也随之降低。老年人常伴随有肠道功能减弱和肠道疾病的增多,该现象也被称为“老年肠”。研究表明,衰老与肠道菌群失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肠道炎症反应和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建立衰老大鼠模型,并探究与衰老相关的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变化和机制。
材料和方法:
动物实验:雄性SD大鼠,3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分别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每组10只,均按标准饮食喂养。食物含维生素E(100 IU/g)和抗坏血酸(330 mg/kg)。
建立衰老大鼠模型:自由饮用100mM d-galactose喂养21天,每天200mg/kg注射的氯丙嗪50mg/kg。
取材和组织染色:取肠道标本,取自空肠、回肠和结肠降部位,用5%氯化钠缓冲液冲洗2次,放置在4%多聚甲醛中浸泡,缓慢滴入足量均相甲醛液至204天后,取出处理后的肠道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制备,分别切片并染色。
ELISA: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肠道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
结果:
建立的衰老大鼠模型比较成功,3月龄大鼠组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紧密,上皮细胞层数较多,细胞形态规则、核浆比适度;12月龄大鼠组肠黏膜上皮细胞间隙轻度增宽,表皮细胞数量略减少;24月龄大鼠组肠黏膜上皮细胞间隙明显增宽,表皮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呈现明显退变现象。
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功能也受到了显著影响,老年组大鼠肠道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均明显增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显下降。
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衰老大鼠模型,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变得更宽,表皮细胞数量减少,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证明,这可能与衰老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衰老对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紧密联系,建议通过针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预防和干预方法,延缓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下降,进而提高人体免疫防御能力。

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增龄对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k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