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一堂青春必修课
张小芳周轩台湾知名作家、艺术家蒋勋最近几年在大陆很流行,特别在年轻人中间,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蒋勋有一段话,可以用来跟高三同学共勉:“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物质的空比较简单,心灵上的空恐怕最难。孤独,一堂青春必修课
张小芳周轩台湾知名作家、艺术家蒋勋最近几年在大陆很流行,特别在年轻人中间,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蒋勋有一段话,可以用来跟高三同学共勉:“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物质的空比较简单,心灵上的空恐怕最难。你要让自己慢慢地从不怕孤独到享受孤独,之后才能慢慢到心空的境界。孤独一定要慢,让自己有一段时间走路,不要坐车,不要结伴,结伴也不要说太多的话,下点雨也无妨,这就是孤独了。”
孤独是一种勇气,活出最好的自己
还记得上大学的头一月,我好几晚都做了同样的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高考考场,填答题卡发现忘了带铅笔,心急如焚中惊醒,才发现现世安好,别来无恙。走过这段青春岁月,我明白完全没必要这样。高考之所以让我们焦头烂额甚至是精神恍惚,是因为我们没有处理好自己,对自己和高考没有正确的认识。
跟所有的救赎一样,外在力量只是辅助,把自己从高考中拯救出来的,只有自己。任何事情,包括高考、爱情、事业、生命,不管意义如何,如果强把别人的意义加在自己身上,是非常恐怖的事情。意义一定要自己去寻找!
高考造成的紧张和不安,很多因素不都是外界强加给你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考生都是孤独的。蒋勋说得好,对孤独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对于高考意义的认识,也要有一个独立的角度。我觉得这个角度的出发点应该是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如果高三是一个360°的圆,只要你在每一个刻度都比上一个刻度更加成熟、进步,走上考场,能够安静从容地写出绝大多数你所知道的答案,就是最大的成功。这个时候你完全没有必要考虑别人,考虑竞争,考虑分数。很多失利都有类似“没发挥好”的借口,从心理层面讲,主要还是受外界的干扰,自我没有站住。
站稳自我,活出最好的自己,谈何容易,那需要很大的直面孤独的勇气。在青春时代,最孤独的时刻,也许就是和父母对话,因为他们并没有听懂你在说什么。我认识一个高三生,成绩一直不理想,细了解,原因有二:他是个长跑爱好者,每天都想跑步上下学,而父母不赞成,主张车接车送节省时间;晚上复习,门总是敞着,妈妈总担心他会有什么问题。在我的建议下,父母放弃了自己的坚持,让孩子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结果两个月下来,该同学的排名竟然从后四分之一上升到了前四分之一。这算是一个处理好孤独后自我进步的成功案例吧。要知道,就算是无私如母爱这样的外界因素,有时候也是享受孤独和成长的杀伤力,何况其他的外来干扰呢?
对青春而言,孤独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渴望。在繁忙的复习中,一个人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跑跑步,骑车到野外看看落日的余晖,或者是静静的阅读一本小说,又有什么不可以?谁又能说体育锻炼和精神修养不是学习必需的呢?我们应该拿出独自前行的勇气,适当给自己一个孤独的空间和时间,自己鼓励自己,自己了解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当你真正完成了这段独处,你会明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考取什么样的大学,选择哪个专业,哪个城市,都不会是为难和痛苦的事情,因为不管结果如何,那都是你想要的,也是你能接受的。
孤独是一种智慧,激发无限的创意
高三的我
孤独,一堂青春必修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