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
并发症
胰岛素皮下注射
疫苗贴片
留置气泡技术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1
2
3
4
出血
硬结形成
低血糖反应
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一、出血
预防及处理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
并发症
胰岛素皮下注射
疫苗贴片
留置气泡技术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1
2
3
4
出血
硬结形成
低血糖反应
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一、出血
预防及处理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充分,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若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瘀血的吸收和消散。皮下较大血肿者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
二、硬结形成
预防及处理
选用锐利针头,注射点要尽量分散,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射,避免在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部位注射。
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2ml为宜。推药时,速度慢,用力均匀,
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防止硬结形成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
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如皮肤较脏者,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消毒。若皮脂污垢推积,可先用70%乙醇擦净后再消毒。
已形成硬结者,可选用以下方法外敷:①用伤湿止痛膏外贴硬结处(孕妇忌用)。②用50%硫酸镁湿热敷。③将云南白药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局部。④取新鲜马铃薯切片浸入654-2注射液后外敷硬结处。
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预防及处理
选择粗细适合、质量过关的针头。针头不宜反复消毒,重复使用。
不可在局部皮肤有硬结或瘢痕处进针
注射时勿将针梗全部插入皮肤,以防发生断针时增加处理难度。
若出现针头弯曲,要寻找引起针头弯曲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
一旦针体断裂,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瞩病人放松,保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做肌肉收缩动作(避免残留的针体随肌肉收缩而游动),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若针体已完全没入体内,需在X线定位后通过手术将残留针体取出。
1
2
3
胰岛素的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部位
无痛无针皮下注射
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
腹部皮下注射
①腹部皮下注射具有吸收快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因餐后高血糖需注射短效胰岛素的患者;
②腹部面积大,以肚脐为中心3厘米外均可注射,可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象限,每个象限再分为60个注射点,每点相距1厘米,以每天注射两次计算,可用1个月,下个月再换个象限。如此,4个月轮换1周。由于上腹部吸收比下腹部快,为避免因经常变动注射部位引起胰岛素吸收的差异,导致血糖波动,可按着右上、左上、左下、右下顺时针方向转换;
③因腹部面积大可反复轮换使用,将有效防止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萎缩;
④腹部皮肤松弛,疼痛轻,容易注射,不用宽衣脱裤,最适合冬季和外出工作时注射。
“皮下注射接种”终结者:疫苗帖片——免疫保护能力更强
《每日科学》2010年7月19日报道——一种含有可溶入皮肤的几百个微小针头的新的疫苗帖片,无须医疗培训即可进行疫苗接种——并且,针对诸如流感的免疫也因此得到了改善。
疫苗帖片
排列有36个可溶解微针头的帖片放在手指头上的情形帖片上的所有针头都只有微米刻度大小,针头内含有疫苗并可溶入皮肤;该帖片可完全取代皮下注射针头从而简化了免疫接种过程,同时也回避了后者的针头处置与重新使用问题。微针贴片帖上皮肤十分容易,允许在流感期间个人自我完成“注射”过程,大大简化了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的免疫接种计划。
留置气泡技术
留置气泡技术是一种应用于肌肉注射的新方法,使用注射器抽吸适量药液后,~,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目的是使针头部位的药液全部进入肌肉组织内,预防拔出针头时药液渗入皮下组织,从而减低组织受到刺激的程度,减轻病人不适肌肉组织比皮下组织血液供应要丰富的多,留置气泡技术用于肌肉注射时,~,安全可行,因此,皮下注射时效地改善药液溢出及疼痛。
微量贵重药物注射
留置气泡注射法优点
保证药量的准确,避免浪费
有效减少药液溢出,降低局部不良反应
自上向下注射有效减轻疼痛
护基皮下注射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