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卷第 2 期孝感学院学报 VOL . 23 NO. 2
2003 年 3 月 JOURNAL OF XIAO GAN UNIVERSITY MAR. 2003
解构“马克思主义终结论”
———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柴焰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苏东剧变后,关于“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终结”的末世论学说在西方世界盛极一时。解构主
义大师德里达以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在其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论证了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
会的批判精神仍具有现实性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死亡,从而终结了“马克思主义终结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终结论《; 马克思的幽灵》;德里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2544 (2003) 02 - 0029 - 04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有了位置。一时间,关于“20 世纪是马克思主义
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历史终结的时代”“、资本主义获得全面胜利,社会
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主义终结了”“、马克思主义死亡了”的“终结论”末
他的某种精神。”[ 1 ] ( P21) 如此坚决地维护马克思世学说争相登场,甚为喧嚣。这种情形使国外的
且饱含敬仰之情的“宣言”并非出自一位马克思主马克思主义者起初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后来
义者之口,而是 20 世纪后期在欧美哲学界和思想在愈演愈烈的“终结论”的重压下,出现了严重的
界闻名遐迩的法国著名“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分化,原先一些马克思主义阵营里的人纷纷倒戈,
里达教授在其 1993 年出版的《马克思的幽灵》一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站到了马克思主义
书中的论述。尽管德里达一向以民主左派自居, 的对立面,还有一部分人处于迷茫和困惑之中,在
但他声称自己从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摇摆不定。难道
的幽灵》出版后,有人戏谑他说“: 你真是挑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真的已经过时、失败了,已经成了“不
好时候向马克思致敬!”[ 1 ] ( P124) 那么,这是怎样能兑现的乌托邦支票”? 仍旧不愿放弃马克思主
的一个好时候呢? 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们陷入了沉思,他们在苦苦思
的苏东剧变使得世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势力有索,苦苦找寻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和出路。正在这
了可乘之机,他们开始肆无忌惮地诋毁马克思主个时候,大大出乎人意料的是,一个非马克思主义
义。1992 年,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将其发表在美国者———德里达于 1993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
《国家利益》杂志 1989 年夏季号上名为《历史的终以“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为主题的国际讨论会
结》一文中的观点引申发挥,出版了一本专著,名上,发表了名为《马克思的幽灵》的演讲(同年《, 马
曰《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他在书中宣称:历克思的幽灵》一书在法国出版) 。这位解构主义大
史的终结行将来临,未来将是自由市场经济和议师站在解构主义的立场上,以强有力的声音有理
会民主政体全球化的时代,而社会主义和最为其有据地为马克思主义辩护,驳斥了“
解构“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