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研究.doc浅谈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研究
论文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网络产业集群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网络是指由地方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构成的关联网络。武汉城市圈具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圈内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和机电一体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研发能力弱、要素发育不平衡、创新氛围不浓及地域组织不强等问题,本文结合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分析区域创新网络中的现有问题并提出发展构想。
1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特点
武汉城市圈具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圈内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和机电一体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武汉市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我国19个副省级城市的前列,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著名智力密集区之一。
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区域创新资本的构成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分别拥有科学家、工程师19581人和科研仪器设备原值5908万元,%%;在区域创新基地的设置上,仅拥有重点实验室1个和工程技术中心11个,%%。
工业企业结构不合理。龙头骨干企业实力不强,2004年产值超过5O亿元的超大型企业仅5家(武钢、武石化、神龙、武烟和新冶钢);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不快,,%;民营科技企业生长缓慢、布局分散,2004年共有企业1368家,%。此外,在跨国公司的引进方面也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科技中介组织功能不强。技术贸易机构遭遇生存窘境,20o4年机构数量比上年有明显减少;技术市场组织作用未能充分发挥,2004年经营各类技术项目1176个,合同金额79260万元,%%。
。总体而言,武汉城市圈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仪器设备配置已达到较高水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大都设置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具有国内领先的光电子和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产业,且武汉市是我国8大信息传输与转换中心之一。
观念创新和文化创新亟待增强。武汉城市圈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催生了区域发展的
“等、靠、要”思想;企业的科技创新仍主要停留在技术引进的层面上,不重视合作的学习收益和创新收益等。
。综合科技实力和地方产业基础自武汉市向周边地区呈等级序列分布;各类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创新高地(高新区等)和创新中心(城镇等)组成的创新空间体系初具形态。武汉城市圈具有进行产业的空间分工和创新的空间扩散的天然基础¨J。
创新空间秩序有待规范。武汉城市圈创新主体问的合作意识淡薄,圈内甚至是产业集群(集聚区)内部的企业大多注重和外部的技术经济联系,相互问的空间关联比较松散、互动程度低;企业的空间组织形式落后,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地域延伸不畅,通过对接形成的有效分工不够。
2区域创新网络的发育水平
区域创新网络是由地方企业、
浅谈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