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
大学生们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代大学生恋爱观逐渐发生改变,大学生恋爱心理4大特征:恋爱动机简单化、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爱情不成熟与不稳定性、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大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趋于成熟,卸下了高中学业的重压,免除了老师家长的约束,由于情感的需要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们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心理。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校园爱情是他们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课。
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初次较长时间离开父母,离开自己习惯了的生活圈子,在经历了开始的激动与兴奋后,会逐渐地发现周围不再有父母的呵护,不再有好友的关心,取而代之是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于是,他们的情感世界出现了"饥荒",孤独,空虚随之产生,于是很自然的在大学生活中寻找感情的交流和满足。寻找感情寄托的对象。
大学生的爱情生活多姿多彩,他们或者通过老乡会、各种社团相识,或者通过网络或电话传情,但总体而言,大学生恋爱心理4大特征:
1、恋爱动机简单化
更多的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过多考虑将来能否走到一起的事情,他们看重恋爱的过程轻视恋爱的结果,他们恋爱,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多是出于本能的喜欢和吸引, "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是大学生较普遍的一种心理。
大学生注重恋爱过程,这种心理有利于恋爱双方互相了解、加深认识,也有利于恋人之间培养感情、增加心理相容度。这种恋爱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恋爱没有太强的功利色彩,目的单纯,着意追求爱的真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注重恋爱过程,强调爱的"现在进行时",不考虑爱的"将来完成时",缺乏爱情的责任意识。还有一部份大学生恋爱出于从众或虚荣心理,把恋爱当作一种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的手段,由这些可以看出大学生恋爱心理还不太成熟。对感情缺乏深刻的认识。
2、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曾经有一项关于爱情和学业的调查,在对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43。6%的大学生认为“学业高于爱情”;49。6%认为“同等重要”;只有6。8%认为“爱情高于学业”。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希望学业和爱情双丰收,具有理智的爱情观,但很多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缺乏理智处理感情事件的经验和心态,一旦陷入热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经常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缺乏成熟的相处经验,很多大学生不能互相迁就对方,不能够从容理智的处理爱情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见,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正确处理感情中遇到的问题,是恋爱中的大学生迫切需要学习和理智面对的问题。
3、爱情呈现出不成熟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低龄化人数呈上升趋势。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开始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对待恋爱问题简单、幼稚、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较低。
在对待失恋的问题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理智对待,安全渡过这一心理阴暗期,多数大学生通过“找朋友诉说”,或“理性思考”对待失恋问题,对自己和对方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情感危机”,有的失去信心,放弃对爱情的追求;有的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认为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有的视对方如仇人,肆意诽谤,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伤害对方。所以大学生需要了解一些爱情常识,学会用成熟的心态面对自己感情上的问题。
4、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随着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及各种新闻媒体、网络文学的盛行和渲染,使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的观念趋于开放和大胆,不愿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恋爱方式公开化,在爱的激情下,一些大学生甚至在公共场所、大庭广众之下,旁若无人,做出过分亲密的动作。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感情和性的关系,不能够理智成熟对待自己的情感问题,只愿享受爱情的甜蜜、忽略爱情背后的责任,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十分普遍。今天的大学生再也不会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以恋爱为羞耻或见不得人的事。虽然许多人因各种理由不去恋爱,但他们对别人的恋爱大都持肯定态度。一、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恋爱对青年心理的
大学生恋爱心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