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罗红
定义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主要是外呼吸,也包括内呼吸),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面大气压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排除心内解剖因素和原发心排出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或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
急性呼衰
是指原来呼吸功能正常,由于突发病或疾病迅速发展,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内引起呼衰。
病因
呼吸系统: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吸道阻塞,重症哮喘,各种原因急性肺水肿,肺血管病,胸外伤或手术,急剧增加的胸腔积液,气胸等
颅内病变:感染,脑血管病变
周围神经病: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颈椎外伤
发病机制
肺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诊断
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或呼吸浅慢和呼吸节律改变;发绀;心率加快;出汗多;头痛,烦躁不安,朴翼样震颤,精神错乱,嗜睡,以及昏迷;胸廓扩张度降低,呼吸音降低;球结合膜充血,水肿;瞳孔缩小,视乳头水肿。
血气分析: PaO2<60mmHg或SpO2<90%,排除心内解剖因素和原发心排出量降低等情况诊断成立。
肺功能检测:有助于了解原发疾病及严重程度
呼吸肌功能检测:呼吸肌无力的原因及程度
胸部X线及CT和核素扫描:有助于了解原发疾病及严重程度
分类
按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
Ⅰ型:PaO2<60mmHg,PaCO2正常或降低
Ⅱ型:PaO2<60mmHg,PaCO2>50mmHg
分级
轻度中度重度
呼吸困难ⅠⅡⅢ
紫绀无轻或明显明显或重度
神志清楚嗜睡或燥动昏迷
PaO2 <60mmHg <50mmHg <40mmHg
治疗
治疗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CO2潴留和酸碱失衡所致的代谢紊乱,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治疗呼吸的同时治疗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最基本,最重要,也是其它措施是否有效的基础:
呼吸衰竭往往的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呼吸道感染加重其阻塞,甚至引起肺不张,而气道阻塞又是加重呼吸衰竭的主要环节,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亦是气道阻塞;同时气道不畅使呼吸阻力增加,呼吸功耗增加,加重呼吸肌疲劳。
保持气道通畅亦是其它治疗措施成败的基础,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必须先建立通畅的气道。
急性呼吸衰竭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罗红)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