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范
简易呼吸器操作规范。
透析操作规范。
心脏除颤仪操作规范。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滤过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中心静脉穿刺。
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
一、准备用物检查简易呼吸器各配件性能并连接(a、面罩完后无漏气,b、单向阀工作正常,c、气囊及储氧袋完好无漏气) 二、操作流程
1、评估: (1)是否符合使用简易呼吸器指证和适应症: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2)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症,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器及氧气,调至氧气流量8-10升/分。
3、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松紧病人衣领,暴露胸廓等,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有义齿取下。
4、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将面罩扣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
5、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施救时需观察通气的有效性:A、病人胸廓起伏及观察面罩内部是否呈雾气状态,C、每次送气量400-600ml,D、频率为10-12次/分。
6、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观察中,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学氧饱和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抢救成功,根据医嘱改鼻导管吸氧4-6升/分。
7、根据病人情况取合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做好沟通。
三、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等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球囊时,压力不可过大,以免通气过度。
3、对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呼吸器的目的及作用,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边挤压球囊边指导病人“呼吸”。
4、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5、使用完毕后应清洁、消毒及测试简易呼吸器,以保持最佳的备用状态。
治疗。
(2) 外源性辅助动力模式 利用专业血液灌流机或常规血透机或 CRRT
设备,驱动并调控体外循环。
(二) 操作程序及监测
1、灌流器与血路的冲洗
(1) 开始治疗前将灌流器以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的方向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2) 动脉端血路与生理盐水相连接并充满生理盐水,然后正确连接于灌流器的动脉端口上,同时静脉端血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
(3) 启动血泵,速度以 200~300ml/min,预冲盐水总量 2000~5000ml 为宜。如果在预冲过程中可以看到游离的炭粒冲出,提示已经破膜,必须进行更换。
(4) 预冲即将结束前,采用肝素生理盐水充满灌流器与整个体外血路,最后将灌流器反转至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的固定方式,准备开始治疗。
如果患者处于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时,可于灌流治疗开始前进行体外预冲, 预冲液可采用生理盐水、代血浆、新鲜血浆或 5%白蛋白,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2、体外循环体系的建立 冲洗结束后,将动脉端血路与已经建立的灌流用血管通路正确牢固连接(如深静脉插管或动静脉内瘘),然后开动血泵(以 50~
100ml/min 为宜),逐渐增加血泵速度。当血液经过灌流器即将达到静脉端血路的末端出口时,与已经建立的灌流用血液通路正确牢固地连接。
3、抗凝
(1) 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和抗凝药物的选择
(2) 抗凝方案
1) 普通肝素 一般首剂量 ~,追加剂量 10~2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常用);预期结束前 30 分钟停止追加。实施前给予 4mg/dl 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灌注 20 分钟后,再给予生理盐水 500ml 冲洗,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2) 低分子肝素 一般选择 60~80IU/kg,推荐在治疗前 20~30 分钟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量。同样肝素生理盐水预冲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方法同上)。
(3)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 参照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章节
1、对于 eGFR<30 ml/min/ m2 患者进行上肢血管保护教育,以避免损伤血管,为以后建立血管通路创造好的血管条件。
2、血管通路应于透析前合适的时机建立。
3、对患者加强血管通路的维护、保养、锻炼教育。
4、建立血管通路。
5、定期随访、评估及维护保养血管通路。
(五) 患者 eGFR<15ml/min/ m2 时,应更密切随访。
1、建议每 2~4 周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2、评估指标:包括症状、体征、肾功能、血电解质(血钾、血钙、血磷等) 及酸碱平衡(血 HCO3-、或 CO2CP、动脉血气等)、Hb 等指标,以决
透析室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