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光合作用
复习:什么是光合作用?
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一、回眸历史——解开光合作用之谜
五年后
干土重100kg
实验结论: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而不是土壤。
1、1648 比利时:范· 海尔蒙特
2
1
3
1、蜡烛易熄灭、小白 鼠易窒息而死。
2、蜡烛不容易熄灭
3、小白鼠不易窒息而死
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771 英国:普利斯特莱
?
?
后来的研究表明,普利斯特莱的第2、3组实验中,之所以蜡烛不容易熄灭,小白鼠不易窒息而死,是因为植物在光下产生了O2 。
思考
请问,如果普利斯特莱的第2、3组实验是在黑暗的情况下做的,那么,实验结果会是什么呢?
探究绿色植物是否需要在光下才能产生O2。
【实验材料】
水绵、大烧杯、漏斗、试管、木条、火柴等。
【方法步骤】
实验设计
3、1779 荷兰:扬·英根豪斯
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O2。
实验结论:
极细光束
1880德国,恩吉尔曼实验
结论: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实验分析
叶绿体
我们每天吃的米饭、面食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有同学提出了这样问题,米饭和面食中淀粉是否是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呢?
小常识
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实验结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