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三环西路环评报告
环境监评121
第四组
工程名称:徐州三环西路道路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徐州三环西路位于徐州西部,拟建公路所在区域基本为平原区,地形地貌平坦开阔,水土流失以微度侵蚀为主。
工程内容及规模: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道路
Km
2
桥梁
大中桥
m/座
120/1
小桥
m/座
10/1
匝道桥
m/座
790/4
3
涵洞
箱涵
m/道
管涵
m/道
60/5
4
涵式通道
m/座
6/1
5
交叉工程
处
1
6
新建收费站
处
7
绿化
Km
8
排水
Km
10
植草防护
万m2
11
土方数量
挖方
m3
84660
填方
m3
390931
弃方
m3
57660
12
沥青砼路面
万m2
13
新增永久性占地
亩
14
拆迁建筑物
民房
m2
12040
厂房
m2
6058
15
安全设施
Km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水污染:居民生活用水、企业废水
大气污染:飘尘、汽车尾气
固体废弃物:居民生活垃圾、企业废弃物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工程所在地以平原为主,地形地貌平坦开阔,水土流失以微度侵蚀为主,拟建公路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均气温为14℃,年均降水量为900mm左右,主要风向为偏东风,。
2、项目区地处中纬带地区,在全原栽培植被区。区域水热条件比较优越,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带,植物区系以华北成分最为显著。
3、本项目路线跨越的丁万河,根据河流的水质监测结果,水质指标中的pH、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石油类、NH3-N水质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关标准。由于丁万河护岸结构不好,造成水土流失强度较大,造成SS水质指标不满足《地表水资源标准》(SL63-94)相关标准。丁万河由于两岸的生活污水排放,同时河道水位较低,使得河流BOD5指标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标准,地下水水质良好。
4、项目未穿越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在九里山附近路过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限制开发区;
5、项目沿线没有珍贵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分布;
6、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自然陆生生态已基本为人工农业和城市生态所取代,自然植被已基本消失,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项目所在地经济较为发达,周围有较多民用设施和学校,道路建设涉及到拆迁,做好拆迁协调工作是重中之重。此外无重要文物保护区。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水环境
本项目路线跨越的丁万河,根据河流的水质监测结果,水质指标中的pH、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石油类、NH3-N水质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关标准。由于丁万河护岸结构不好,造成水土流失强度较大,造成SS水质指标不满足《地表水资源标准》(SL63-94)相关标准。丁万河由于两岸的生活污水排放,同时河道水位较低,使得河流BOD5指标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标准,地下水水质良好。
2、声环境
监测结果表明,受现有老路、的交通噪声影响,项目沿线的监测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1类区超标尤为严重。垂直方向不同楼层监测点噪声值的变化规律为:由于地面吸收效应,低层出现噪声随高度增加的现象,随着楼层高度的增高又出现了减小的趋势。
由监测结果可知,在距离现有老路道路路肩35米处噪声值即可满足3类区标准,在距离路肩110米处噪声值满足2类区标准,在距离路肩200米外噪声值方能满足1类区标准。
3、环境空气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区域NO2和PM10的监测结果均符合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4、生态环境
(2)项目未穿越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在九里山附近路过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限制开发区;
(3)项目沿线没有珍贵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分
徐州三环西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