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护理常规
一、顺产
1第一产程
【概述】产妇有规律性的子宫收缩,间隔时间5-6分钟,直到子宫颈口开全,为第一产程。初产妇平均需12-16小时,经产妇仅需6-8小时。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及舒适。
一般产妇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饮食,特殊情况饮食遵医属。
做好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监测,
关心体贴产妇,耐心安慰解释,消除紧张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经常巡视孕妇,了解产程进展,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及健康指导。
【专科护理】
(一)将患者送入待产室,遵医嘱进行分级护理;严密观察胎心,如有胎心异常者予以吸氧,左侧卧位,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如有胎膜破裂者嘱患者卧床,听胎心并立即报告医师。
(二)做产科检查。详细询问胎次、生产史,注意身体一般状况,测血压、体温、脉搏,检查腹部、胎心、胎位、先露衔接程度、子宫收缩强弱、持续及间隔时间、有无阴道流血及流水,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三)严密观察产程
、间歇时间和持续时间。乏力或过强的宫缩应及时处理。
2. 注意胎心音变化,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min,宫缩时胎心加快或变慢。因子宫收缩时子宫壁血管被压,血流受阻,松弛时血循环恢复,胎心恢复正常。一般每1-2小时听胎心一次,胎膜破裂时须立即听胎心1次,如发现胎心>160次/min或<110次/min且不规律时,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师处理。
,每15-30分钟听胎心1次。羊水中混有胎便流出者,应即刻通知医师。
、软硬度及厚薄,胎膜是否破裂、先露部的高低及有无异常、坐骨棘是否突出,尾骨活动度,初步了解骨盆有无狭窄,胎头的产瘤大小及颅骨重叠情况,胎头矢状缝位置与囟门的关系来判断胎方位,宫缩时先露能否降低及宫颈扩张情况。
(四)注意产妇饮食、休息,必要时给以镇静剂,缩短第一产程,减少产妇痛苦。
(五)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宫缩规律,此时送入分娩室准备接生。
【概述】由子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为第二产程,初产妇1-2小时,经产妇需30-60分钟或仅数分钟。
【专科处理】
(一)产妇送入分娩室应由医护人员守护,不得离开,指导产妇用力,注意宫缩并观察产程进展情况,持续胎心监护,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二)做好无菌接生准备工作,消毒外阴,接生者常规刷手,铺无菌接生包并严格无菌操作。产包打开超过1小时仍未完成接生时,应更换。
(三)正确保护会阴,指导产妇运用腹压与接生者密切合作,注意助产手法。
(四)胎头娩出后,擦干口鼻流出的羊水粘液,使呼吸道通畅。有脐带绕颈者,应先将脐带向躯干推移并解脱,或自头部将脐带退下。若脐带绕颈数圈以致无法推移时,可用止血钳两把,将脐带钳夹并从中剪断,迅速解脱,使胎儿娩出。
(五)胎儿娩出后待脐带搏动消失再结扎脐带,检查无渗血后断端用碘酊消毒,覆盖无菌纱布。
(六)胎儿娩出后静推或静滴催产素10u(加入50%或10%葡萄糖),注意宫缩及出血情况,准确记录出血量。
(七)脐带处理完,交台下人员按新生儿常规处理,测量婴儿体重、身长并记录。
(八) 婴儿出生后根据心跳、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喉反射等5项体征,进行阿氏(Apgar)评分记录。
(九)婴儿初步检查后戴好手条(产妇姓名、婴儿性别、体重)在新生儿病历上印新生儿脚印,让产妇观看婴儿性别。
(十)婴儿娩出断脐后,为培养加深母子感情,立即将婴儿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方法:护理人员双手托住将婴儿伏卧于母亲胸前,母亲胸部直接接触婴儿胸、腹,婴儿口腔吸吮母亲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十一)在保暖设备差时注意保暖,婴儿背部盖好毛巾。
3第三产程
【概述】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为第三产程,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专科处理】
(一) 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弯盘置于产妇臀下,准确测量阴道出血量。
(二) 有胎盘剥离征象,如子宫底升高,脐带下降变长,阴道少量流血,此时一手按压宫底。若脐带不回缩,表示胎盘已剥离。嘱产妇增加腹压,右手轻轻牵引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当胎盘娩出阴道口时,双手握住胎盘,继续向一个方向旋转,使胎盘胎膜完整娩出,注意不可过早揉捏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胎盘部分剥离,导致大出血。
(三) 详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若发现胎盘、胎膜有缺损,可消毒外阴,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四) 胎盘娩出后用纱布将会阴部血迹拭净,检查会阴有无裂伤,并及时缝合修补。
(五) 双胎、羊水过多、心脏病等产妇,产后用沙袋,腹带包扎腹部。
(六) 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测量血压、脉搏。由接生者详细填写分娩记录,并作好各种表格登记,签名。
(七) 无异常情况,2小时后可
产科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