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汉字学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sci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授课时间:1-16周周五3、4节
授课地点:6B203
授课对象:14小学语文班
开课院(系): 教育学院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职称: 曾红副教授
编写人姓名/职称: 曾红副教授
使用教材:裘锡圭《文字学概论》
教学参考资料:
1、金文伟、曾红、温丽《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
2、许慎《说文解字》。
3、方培成《现代汉字学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4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课程期末考核方式:开卷( ) 闭卷(√) 课程论文( ) 实操( )
联系电话:
Emai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个别答疑:课前、课间、课后及课余,随时进行。2、集体答疑:对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在课上集体解答。3、网上解答:需要时可通过邮件等方式解答有关疑难问题。
编写时间: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汉字的科学,即汉字的产生发展、汉字的表意性质和构形特点,一些常用汉字的构形原理,古代文字和现代汉字的承传关系,真正认识到汉字形音义统一的特殊性;初步了解祖国的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汉文化知识;认识到识字教学的科学性源于对汉字的科学认识,从而衷心地热爱祖国文字,并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进行科学的语言汉字的教学,宣传和弘扬国学。
三、课程教学目标
(1)对“汉字学”的理论和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汉字的源流发展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概貌。
(2)了解汉字的表意性质、构形原理,掌握常用汉字偏旁字原的形义关系。
(3)能够运用古文字的“六书”和现代汉字“新六书”理论分析常用汉字的构形原理。
(4)培养科学地教学汉字的思想,掌握科学的汉字学习和教学的方法。并自觉地将所学汉字知识用于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四、课程进度表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次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1
汉字与汉字学
2
重点:1、汉字学课程的性质;2、“汉字学”在识字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难点:了解汉字学课程的性质
讲授
2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一)
2
重点1、建立汉字起源假说的原则和依据2、世界文字产生的一般状况3、汉字形体演变的三个阶段变化
难点:3、汉字形体演变的三个阶段变化
讲授
3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二)
2
同上
讲授讨论
思考:你怎样看待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4
汉字的性质与特点
2
重点:1、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探讨与主要观点2、汉字的特点
难点: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探讨与主要观点
讲授讨论
布置小组研讨课题。
5
许慎与《说文解字》
2
重点:1许慎与《说文解字》 2、古今学者对“六书”的研究
难点:许慎与《说文解字》
讲授
6
对“六书”的解说
2
重点::对“六书”的解说
难点::对“六书”的解说
《汉字学》课程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