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W16-1
郑爱怡
神舟系列飞船介绍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飞船发展史简介
神舟一号
基本数据安装中的神舟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06时30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
飞船进入轨道飞行时间: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03时41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搭载物品
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并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中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的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01月10日01时00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返回时间:2001年0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22分/108圈试验项目
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中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还有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0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返回时间:2002年04月01日16时54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39分/108圈搭载物品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
度探测器、大气成分探测器、飞船轨道舱窗口组件、细胞生物反应器、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固体径迹探测器、微重力测量仪、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据介绍,微重力测量仪、返回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三次参加飞船试验;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轨道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二次参加飞船试验;其余设备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试验。试验项目“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神舟四号
基本数据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0时40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返回时间:2003年01月05日19时16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36分/108圈搭载物品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飞行试验外,其他的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首次“上天”。一场筹备了10年之久的两对“细胞太空婚礼”也将在飞船上举行,一对动物细胞“新人”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另一对是植物细胞“新人”———
神州飞船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