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缕阳光.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一缕阳光 】是由【小泥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缕阳光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缕阳光
杨梦瑶一个故事,被千万个有故事的人共鸣,不是那个故事雷同,只是伤口相似。
――题记
一、水绘~绘水
生命中珍藏着的偶遇,牵动着昨日的蹀躞,掌心的吟哦,还有那透过苍穹的一缕阳光,平铺着流年碎影洒满手蹉跎岁月。那番的偶遇,比如说我和那个园子,
或许那该算得上是离本地最近的一个园子了,我不知道它在外地有何名声,至少在当地名气不大,况且它在本地为人所知的也不是外界所称的名字,它在家中的小名是“水明楼”,在外的大名是“水绘图”,
我们这一带是缺少园子的,至少缺少名园,故而本地人要游园,往往不远万里前往他乡,多半是去苏州,
可如皋的水绘园却总有些平凡中见特殊的地方。中国的景点,多半是要美景配典故的,青山碧水,若少了旖旎的传说,便如同失去灵魂般但吲林是个意外,特别是江南的吲林。最多便是沧浪亭有篇舜钦的《沧浪亭记》,再加上因《浮生六记》而多的些温馨。大部分只是很实际地记载一下,由某官员始建,何时因何事被毁,再由某官员重建,臂如知名度最高的拙政园。而水绘园却有股与生俱来的不凡,且绝非后人的附会。
而我终究是去过水绘园的,虽然这已是数年前的事,记忆也早就不那么清晰,可那与水绘园短暂的邂逅,却如此叫人难忘。
就像一个过客偶然而又命中注定地匆匆拜访一位薄命佳人,我闯入了水绘园的视线。
很是冷清,共至可以说是荒凉抑或凄凉了,游客惟有我们一行、当时的我颇因此可惜,为水绘长久在深闺人未以而愤懑不平,现在出去旅游多了,才知道清静于园林可谓难能可贵,这也是当年的我的万幸了。
冷清中娓娓道来一段尘封已久的回忆,细碎得像是阳光在梧桐树洒下斑驳的影子,那些洞窗,那些石桥,那些褪色的栏杆,还有枯井都可以作证,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曾经难忘过的,曾经歌咏过的。
楠木做的桌椅与身后的粉墙间连着蛛丝,就连硬木紫檀做的香奁也已许久没有用拂尘掸过了。旧时的瓷器闪着釉质独有的光泽,丝丝裂纹间却也难掩依稀的风华,古柳上的新燕,枯井旁的活水,死去的与活着的,颓墙外的城门,曾经的和如今的,在这里,似乎都不再那么分明,不那么非此即彼,就像刘希夷笔下的“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让人不禁想到三百年前的某日,清清的池水映着木槎,还有那对俪人的倒影,随着岸边来的清风,任意飘荡。青黛色的假山,葱郁的林木,还有他们飘动的一衣,心仿佛沉淀在这心境,不,比仙境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份柔情。他们的笑语,伴着远山出岫的的闲云,飞得好远好远。要么数着从天际飞过的群鸟,任云卷云舒,要么走过铺着厚厚落英的小径,看花开花落。
然而,我来这里,还是为了那些故迹,甚而那些不多的慕名而来的人们,也同我一样。偶尔碰巧闯入旧内的人惊叹的还是故事里的人。
二、影梅~梅影
大隐隐于市。
这话是不错的,但水绘画还是让人出乎意料。
却也不该被忘记的:《影梅庵忆语》,还有小宛与辟疆。
可如皋是没有什么影梅庵的,这个美丽的名称甚至从未有过一处具体对应地点
我猜,或许水绘阳就是现实中的影梅庵,而影梅庵便是他们心中的水绘园。
说到董小宛,有个地方不能回避,六朝金粉、桨声灯影、“销金窝”,这亦贬亦褒的秦淮。
有幸的是,我也曾去过秦淮。的确热闹,车水马龙,鳞次栉比,以至清晖都有了暖意。这里上演了太多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以至江水都发了腻。而本不该属于这儿的国恨家仇,苍生百姓,偏又往江水里加了些血丝。但这里不是属于小宛一个人,也不是只属于“秦淮八艳”的。这里太大了,大到没有哪个人承担得起。
她看惯了,接着便厌恶了,接着就遇到一个她以为可以托付的人,接着就顺理成章了。离开的时候到了,姐妹们失散了,各自遭遇着各自的遭遇,各自蜕变着各自的蜕变。
相比秦淮的姐妹们,她该是幸福的,比起“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的李香君,比起“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的陈圆圆,比起“冀白首而同归,愿心志之固贞”的柳如是,辟疆那“不知道是姬还是我死”、“一生的清福在和董姬九年的生活里享尽折尽”的文字无疑是温馨的,是那么有水绘园的感觉,有影梅庵的味道。
这样才子佳人,佳偶天成的故事,只有在越剧里才有个美满而又现实的结局,在真正的生活中,往往有太多的不如意,自然也包括他们。
他们赶上了一个把悲剧当成常态的时代,他们逃得出秦淮,却逃不出那个天下,逃不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颤巍巍的血泪。
水绘园无法庇护他们,于是冒襄便想象出一个影梅庵,真正的避难所。在那个阳光穿不透阴霾的时代,有了影梅庵的这一缕,也便弥足珍贵。
心意相通,可“心字底”却是汉字中最残忍的偏旁。“非心”即“悲”,可纵是心无难止悲,“亡心”则“忘”,偏是心死怎么相忘,自然还有那“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的无尽愁思。上苍是不允许这样的美好存在太久的,“早夭”、“死别”的结局已是那翻云覆雨,爱玩弄世人的无常命运。
这点,乱世中的他们怕是知道得太清楚了。否则《影梅庵忆语》记载的那个凄美绝伦的故事就不会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着世人浅愁的无眠。
想要发生不幸实在是太容易了,仅仅是天人永隔似乎还让人难以相信。所以还是在《影梅庵忆语》中也唯有在《影梅庵忆语》中,许多人又发现了一些被表象所掩盖的曲折。
可我却不愿那么没想。倘若连上天部放过了他们,我们又何必给他们徒增不幸。若《影梅庵忆语》中的结局只是一种美好的寄托,那就更不忍让那些不堪的事实,去伤害那对可怜人儿。毕竟,《影梅庵忆语》的结局是在无数的“无奈”中挑出的一条最“可奈”的路,上苍给的分离总比人世间所有硬生生制造的分离要好的多。
馨香瓣瓣,渐行渐远,昨日的情愫舔着今朝的潮水,一切都已飘得那么远,弥散在昨夜的疏风,却依然映照着今朝的一缕阳光。
三、阳光~阳关
漫漫红尘紫陌,茫茫碧落黄泉,数十年永不改变的晨昏,让胭脂化为土,让青丝化作泥,也让当年峨冠博带的俊朗书生带上岁月的印痕。
那样的女子在那样的时代中那样死去,她爱过了,痛过了,无论如何,却也留不住了。
辟疆留不住她,这个既多情又无情的世界照样留不住她,就像千万遍渭城朝雨的阳关也留不住伊人的脚步一样。
在“玉骨久成泉下土”的时候,在辟疆自己也快要离开的时候,那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苍然不知怎地迷漫了他的心,就是在这水绘园,他写下了“曾唱阳光洒热泪,苏州寂寞好还乡”的句子。仿佛那些回忆在迷蒙的眼眸,在错愕的脑海,在急促的鼻息,在翻飞的指间,全数重演。
可人间无端的猜测与莫名的好奇不会因他们的离去而湮没在世俗的尘埃中。
现在除了探讨小宛的生死之谜外,又多了种说法。那就是面对冒襄居高临下的爱,小宛的无怨无悔究竟值不值?她的千般委屈,万般辛苦,在他看来是不是一个风尘女子对“救风尘”的人该有的回报?
那样不习惯的刺骨的爱。
与之对比的多是《浮生六记》里的三白与芸娘,《香蜿楼忆语》里的小云与紫湘。诚然,细细读过后,同样是心痛的感觉,却比《影梅庵忆语》来得商接,更坦荡。《影梅庵忆语》隐晦了太多,如同小宛较之芸娘或紫湘牺牲了更多一样。
无怪乎人们要怀疑了、可“骤出万顷火云,得憩清凉界”是小宛自己说的,那刻着辟疆亲书的“乞巧复祥”、“比翼连理”的两只臂也是真真切切的。
甲申之乱中的绝情,病中的打骂,全部融化在一个女子的无悔中,只留下《影梅庵忆语》中的层层泪痕。如同太妃子在瑶池终究原谅了她的三郎般,“骊山语罢清宵半,泪水霖铃终不怨”。
阴霾终将消散,人间的荣辱成败阻挡不了的惟有灿烂的阳光,哪怕只剩窄窄的一缕。
如果可以,在那些太多的无常岁月里,有些人仍可为了那已不太明晰的回忆执著而又未尝惨淡地将人生推进。而用灿烂驱逐黯然的人们,会把天际的一抹微云幻化为心头的念珠。在彩云逝去的地方,我们还是固执地相信,世间荒芜着的心田是为了保留自己对阳光的等待。
三百多年间,水绘园依旧随着如皋的兴衰而兴衰,《影梅庵忆语》也盛满了死生契阔天长地久的泪水,人间还在上演着一出出类似的,而又不完全雷同的故事、相同的只是,在那一缕阳光洒遍的角落里,我们还在舔着我们相似的伤口。9865196

一缕阳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9-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