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砂一世界,一线一乾坤.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一砂一世界,一线一乾坤 】是由【小泥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砂一世界,一线一乾坤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砂一世界,一线一乾坤
长达近十米的景泰蓝水晶红木长屏《八十七神仙卷》,那明快又有生命力的线条,优美的造型,生动的人物体态,将天王、神将那种“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使整幅作品彰显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
无疑,它代表了。每当走近这幅画作,所有人无一不被作品的精致与气势磅礴所震撼。
这件作品的作者就是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张雅军。20余年的艺术之路,生活的深深砥砺,让张雅军和他的作品褪去铅华,展现出天成的风采。
梅花香自苦寒来
景泰蓝又称珐琅,起源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
当传统的景泰蓝工艺邂逅现代的水晶画制作技法时,景泰蓝铂晶画就诞生了。
张雅军出生在运河古城沧州,自幼酷爱书画,1985年跟随沧州市著名书法家周铭先生学习书法,1986年八天津书画函授学院学习花鸟画,先后师从贾宝民教授、周玉华先生、柳春圃先生学习书画。
1992年,还是一名普通士兵的张雅军,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了最初的景泰蓝沙画工艺。那时制作沙画比较简单,在金丝线条组成的网格里填注单色的釉砂,简单固色之后便成了。
虽是这样,已然让这位年轻人着迷不已。他买来有关景泰蓝的技术书籍认真研读,并找机会实践制作。
退伍后,张雅军进入沧州师专夜大美术专业学习。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工笔画技法与景泰蓝原料和工艺相结合制作景泰蓝铂晶画。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张雅军景泰蓝铂晶画的技术也日趋完善。
传统的景泰蓝只能在铜胎上掐丝,而张雅军制作的景泰蓝铂晶画,可以在任何材质上掐丝,先是在铝板上将画面勾画出来,然后再掐丝,接着是点蓝,最后上水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点蓝这道工序,作品的好坏主要在这一点,书画造诣比较高的,可以将层次感、将人物表情表现得更加鲜明,而差一点的则在这方面有欠缺,无法表达神韵。
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出他这一技术是靠怎样的努力得来的。
为了能让单色的釉砂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和渐变的效果,张雅军不论寒署,在租来的小平房里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着试验,凉馒头、方便面成了他的一日三餐。
平房里没有暖气,冬天最冷的时候,室温到了零下,就连釉砂中的水也结出了冰碴,张雅军还是没有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雅军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1999年11月,他的景泰蓝铂晶画《花开富贵》参加沧州市首届民间工艺精品绝活大奖赛,获优秀作品奖。2004年10月景泰蓝铂晶画《佛光》存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暨第二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展荣获优秀奖。2009年六月,张雅军参加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暨第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其艺术成就通过新华社被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八十七神仙卷》惊艳世博园
2009年初夏,张雅军开始筹备大型作品《八十七神仙卷》。
相传《八十七神仙卷》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之手,是我国美术史上极其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中。
《八十七神仙卷》景泰蓝铂晶画要求整幅作品一气呵成,十余块画板之间不能存在一点缝隙,人物线条不能有丝毫错位和顿滞感。
存制作这幅近十米长的作品之前,张雅军首先制作了一幅原始比例的《八十七神仙卷》,耗时近半年时间。从中解决了人物线条关系、画板之间拼接和过渡等问题,为大型画卷打下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的近年时间里,张雅军和助手们废寝忘食,投入到大型景泰蓝铂晶红木长屏《八十七神仙卷》的制作中。从制版到掐丝、从点蓝到封膜,费尽周章。
在此期间,张雅军得到了个让他都不敢相信的消息,那就是这幅长卷,将代表河北省参加世博会河北周的展出。
“兴奋得一夜没合眼!”提起那时的感受,虽然时隔一年,张雅军还是很激动。
作品即将在世博展出的消息也引发了本地媒体的兴趣,《燕赵都市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沧州电视台、沧州电台纷纷来到张雅军的工作室采访。
201O年5月1日,大型景泰蓝铂晶红木长屏《八十七神仙卷》正式组装完成,16日包装进驻世博园。
在世博会河北周宝钢大舞台,景泰蓝铂晶红木长屏《八十七神仙卷》摆在了最显眼位置――每一位到这里的游客都被此卷的宏大气势所震撼,人们纷纷以此为背景合影留念。
画面上87位神仙神态各异,更绝的是,尽管是景泰蓝铂晶画,但画面上每个人物的细微之处甚至包括根根胡须,都看得一清二楚,纤毫毕现。许多游客看到《八十七神仙卷》后,都对这幅画的创作方法很感兴趣。为此,原本只打算展示这幅巨作的张雅军只好开了一个摊,现场为游客示范。他先在铝板上将画面描好,然后掐好铜丝,游客们根据掐好的铜丝,如同拼图一样在铝板上找好相应的位置,每位游客将掐好的铜丝和画面对上以后,都会兴奋得大叫一声,尤其是孩子,更是围着桌子久久不愿离去。
世博局的一位副局长在参观的时候,看到《八十七神仙卷》也非常震惊,连连表示,回去后一定要让朋友们都来看看,“河北周以后就看不到了,要他们抓紧时间来”。
由于《八十七神仙卷》在世博会的轰动效应,以及为河北省树立的良好形象,2011年2月,张雅军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参加世博会先进个人。
朴实守拙才为真
人们一提起艺术家,不禁会想到桀骜不驯的性格。而与张雅军相处,每一个人都会被他的敦厚、温良所感染。
大运河千年的文化底蕴培养出沧州人淳朴的性格。张雅军自名斋号“芦檐”,取芦檐之下之意,表明了他谦逊的处世态度。与他熟识的朋友,多会觉得张雅军厚道得像一杯暖暖的红茶,不温不火,却又回味悠长。
张雅军喜好书法,榜书尤佳。观其字,大气磅礴,行笔之间没有丝毫浮夸之气,温润沉着。他说,本分,应该是一个艺术工作者最基本的操守。只有这样才能避开外界的喧嚣和浮躁,守住内心的“真”。
张雅军热心公益,但从不张扬,甚至为了公益事业,生活曾经举步维艰。2008年他应沧州市总工会邀请,举办下岗职工培训班,传授景泰蓝水晶画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工会领导和下岗职工的认可和好评。2009年,也是在开始筹备世博会展出时,张雅军在社会上招收了6名残疾青年学员,免费为他们教授技术,并提供食宿和生活费。几个月下来,花费了他几万元,加上准备《八十七神仙卷》的投入,让他生活立时陷入窘境。朋友们都说他傻,张雅军却说,自己困难点没什么,这些年轻人要是学会了技术,就能自食其力,就可以帮助他们的家庭走出困境。
走近张雅军,走进他的艺术世界。我们看到了一个守拙守真的灵魂,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在生活中砥砺前行。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在前面不远处,一个更加绚烂多彩的艺术世界,在等待着他。
51288509

一砂一世界,一线一乾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