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是由【niupai2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植物生理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烯效U坐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口坐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川育20号为实验材料,分别用0、15、30、45mg/1烯效卩坐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烯效嗖能影响小麦种子呼吸强度,促进其根系活力,并促进根的发育,此外,烯效卩坐还能使叶绿素含量增多,丙二醛含量减少,增强幼苗抗性。但是,不同浓度烯效咬对幼苗的影响也有不同。[结论]小麦生产过程中,烯效咬使用浓度以15mg/l为宜,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烯效咬在大田作物上的开发应用前景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小麦幼苗;烯效瞠;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生长
Abstract:[Objective]theaimwastostudythe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Uniconazoleonv/heatseedIinggrowtheffects・[Methods],weretreatedwith
0,,[resuIts]andcomparedtocontrols.
,,effects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UniconazoIeonseedIingaIsodifferent.[ConeIusion],thestudycanfurtherexpandtheapplicationprospectsofthedeveIopmentandapplicationoftheappIicationoftheeffectoftheappIicationofthefieldinthefieldofcropstoprovideatheoreticaIbasis・
Keywords:v/heatseedIing:theeffectoftheformindex;thephysiologicalindex;thegrowthofthe
前言:
烯效I坐(S-3307)乂名特效哇、高效I坐,化学名(E)-l-对氯苯基-2-(1,2,4-三呼-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烯效哩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1]。它能够一直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从而降低小麦株高,使植株矮化,延缓纵向生长,促进横向生长,增加壮苗,这对小麦抗倒伏性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而且对培育壮苗、提高产量作用明显。同时烯效卩坐对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增进作物抗逆性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3]。烯效啜浸种能使幼猫的根系粗壮发达,根系增多,提高根系活力,使根的干物质积累增多,根冠比值增加。低浓度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根的生长。烯效哩浸种能够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加强干物质的积累,能增强SOD酶、POD酶的活性,使MAD含量减少,从而使植株伤害程度降低[4-6]o本次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烯效卩坐浸种处理,通过研究其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來综合反映烯效哩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烯效卩坐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试剂及设备
:小麦种子“川育20号”
:烯效I坐、%HgCb、CaCO3、石英砂、80%乙醇、10%三氯醋酸(TCA)、%硫代巴比妥酸(TBA)、冰醋酸、人造沸石、活性炭等
:分光光度计、水浴锅、恒温箱、离心机、移液管、容量瓶、刻度试管、大试管、玻棒、研钵、漏斗、滤纸、剪刀等

:
:选取种胚完好、无病、无虫、饱满的小麦种子。
:%HgCb消毒10分钟。
:用0、15、30、45mg/l的烯效卩坐浸种24小时。

(以0、15、30、45mg/L四个浓度为单位分为四组,每组六杯、每杯50-60粒):用自來水洗去种子表面的药剂,选择饱满的种子,腹沟朝下、胚朝上,轻压种子与培养基接触(注:切勿把种胚压入培养基),可适当用银子戳破培养基,渗出部分水,适于种子萌发
:在杯上注明专业年级、姓名、组数、处理浓度。
:先置于3-424培养箱暗培养2-3天,再放置于生长架培养备用,两周后用于测定形态和生理指标。
2测定项目与方法

(cm)、根数、苗高(cm)、叶片数的测定:取10株长势相同的植株,分别量取根长、根数、苗高、叶片数,各取平均值。
:将上面测量后的10株幼苗去籽粒,将苗、根取下各放入一铝盒中,再放入一大瓷盘中统一放入105°C烘箱中烘干1小时至恒重,在分析天平上称取各自重量,计算根冠比值。

(TTC法)⑺
a标准曲线的制作:标准曲线的制作:用lmg/ml的TTC配制成50ml20Ug/ml的TPF溶液,并将TPF溶液配制成0、2、4、6、8、10、。
b样品处理:选取约发芽种子15个,切下约lcm长45、50条根尖,吸干表面水分,迅速投入盛有反应混合液的小瓶中(反应混合液:磷液2ml+%TTC2ml),放入37°C水浴保温1小时后,取出根尖吸干后,置研钵中加2、3ml乙酸乙酯研磨。
c活力测定:吸取红色提取液移入管理,并用少量乙酸乙酯洗涤残渣1次,合并入试管中,最后加乙酸乙酯定容10ml,在485nm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
计算公式:
根系活力(ugTPF・g-1FW・h-1)=CXVX100/NXt
C: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浓度(mg・ml-1)
V:提取液体积(ml)
N:根数
t:反应时间(h)
(分光光度计法)冈
a色素提取:剪取5片叶的中段(约4cm长),剪细、,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石英砂和80%乙醇充分研磨,过滤入25ml容量瓶中。用80%乙醇反复洗涤残渣,滤纸至无绿色,合并滤液,定容
25ml容量瓶中。
b比色测定:以80%乙醇作参比液,在分光光度计663nm>645nm处比色测其光密度。
计算公式:
Chia含量(mg・g-1)=(-)XV/1000W
Chib含量(mg・g-1)二(-)XV/1000W
Chi总含量(mg・g-1)=(+)XV/1000W
0D;测定波下的光密度值
V:叶绿素提取液总体积(ml)
W:材料鲜重(g)
(MDA)含量的测定(TEA法)〔刃
aMDA提取:,称取lg放入研钵中,加入2ml1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入8ml10%TCA继续研磨均匀。混匀倒入离心管,在3000转/分下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b显色测定:10ml刻度试管2支,一支加入上清液3ml,另一支加入TCA3ml(空白),%的TBA溶液3ml,摇匀,在沸水浴中煮沸10分钟(溶液出现小气泡时开始计时),立即在冷水中冷却。如有沉淀,应离心。以空白作参比,在分光光度计430nm>532nm、600nm下测定样品反应液的消光值(用1cm光径的比色杯)。
计算公式:C(Umol/L)=(OD532-OD600)-
MDA含量(umoI・g-lFW)=(C*V*10-3)/W
(酸性苗三酮比色法)a】
a脯氨酸的浸提:取小麦幼苗20片剪碎混合,,加少量80%乙醇,在研钵中研磨成匀浆(可加少许石英砂)。将匀浆转入大试管,用乙醇洗涤研钵,洗涤液转入试管,乙醇总量10ml,摇匀,加塞,在沸水浴中浸提20分钟。
b脱色与去杂:,剧烈振荡5'6分钟,过滤,滤液滤入25ml容量瓶。用水洗涤试管、残渣,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加乙醇定容至刻度。(如上述样品液有绿色,应再取10ml左右加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入干燥试管。)
C显色反应:吸取2ml滤液于干燥的15ml刻度试管,加2ml冰醋酸、2ml酸性苗三酮,加塞,置沸水浴中。同时,以
80%乙醇代替滤液,作空白(显色同上)。反应15分钟,将空白及样品从沸水中取出,在冷水中冷却。
d比色:以乙醇作参比液,在分光光度计上515nm波长下测定样品反应液的光密度,根据光密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液的脯氨酸浓度。
e标准曲线的制作:用标准脯氨酸溶液配制成含脯氨酸0、2、4、8、12、16、20Ug/ml的溶液。按上述相同方法取各浓度溶液、冰醋酸、酸性苗三酮显色、比色。以脯氨酸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公式:
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ug•g-ldw)二CxXV/dw
C:样品液的脯氨酸浓度(ug・ml-1)
V:提取液总体积(ml)
dw:样品干重(g)
3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经15、30、45mg/l的烯效I坐浸种处理后,小麦苗高随着烯效卩坐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烯效卩坐处理后幼苗地上部分受到抑制,随着烯效I坐浓度的升高,对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延缓作用加强。
。由表1可知,经15、30、45mg/l的烯效哇浸种处理后,小麦根长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并在30mg/l浓度处理下根长达最长,由此分析可知,烯效卩坐对小麦幼苗根长的作用:低浓度时促进,高浓度时抑制。
、叶片数。由表1可知,经15、30、45mg/l的烯效卩坐浸种处理后,小麦的根数和叶片数与对照组大致相同,表明随着浸种浓度增加,对幼苗发根数影响不大。
。由表1可知,经15、30、45mg/l的烯效哩浸种处理后,幼苗根冠比随烯效哇浓度的升高大致呈上升趋势,、、,
%、%、%,且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水平,其中,经30mg/l的烯效哇浸种处理后的小麦根冠比最大。
终上所述,经不同浓度烯效I坐处理后,小麦幼苗苗高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根长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而根数、叶片数变化不大,同时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烯效哩浸种处理能够明显的抑制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而对地下部分促进作用明显,表现为苗高降低、根长变短,同时根冠比显著增加。但是,对根数和叶片数影响不大。总体表现出“抑上促下”的生长模式,这与梁雪莲等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⑴。小麦幼苗根系粗壮,地下根生长的扎实度增加,能更好地扎根于土壤中,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增强,同时苗高降低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提高以及小麦高产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烯效卩坐处理浓度为30mg/l时,小麦幼苗各项形态指标(苗高、根长、根数和根尅比)综合表明该浓度处理下,最有利于小麦后续生长。
表1不同浓度S-3307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浓度
(mg/L)
发芽率
(%)
茎高
(cm)
根长
(cm)
发根数
(条)
叶片数
根冠比
(R/T)
0



5
3

15



5
3

30



4
3

45



5
3


。由表2可知,经15、30、45mg/l的烯效卩坐浸种处理后,、、、,%、%,%mg/l由此可见,烯效卩坐处理后幼苗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且随着烯效哩浓度的升高,对幼苗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加强。根系活力的提高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化能力以及延缓植物衰老的增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可选择45mg/l浓度的烯效I坐处理〔1习。
。由表2可知,经15、30、45mg/l烯效哇处理后,、、,%、%、%,由此可知,小麦幼苗叶绿素a含量随烯效哇处理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经15、30、45mg/l烯效“坐处理后,小麦幼苗叶绿素b含量较对照变化不一,整体上呈增加趋势;经15、30、45mg/l烯效卩坐处理后,、、,%、%、%,由此可知,小麦幼苗叶绿素总含量随烯效哇处理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总的而言,随着烯效I坐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绿素b含量总体上大致呈上升趋势。
(MAD)含量。由表2可知,经15、30、45mg/l烯效卩坐处理后,、、^FW,%、%、%,由此可见,随着浸种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丙二醛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由表2可知,经15、30、45mg/l烯效“坐处理后,、、・g-lFW,%、%、%,由此可见,随着浸种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30mg/l浓度处理下脯氨酸含量达最大,由此分析可知,烯效醴对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的作用:低浓度时促进,高浓度时抑制。
综上所述,不同浓度的烯效卩坐处理后,除小麦幼苗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下降趋势,小麦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呈上升趋势。由此可知,烯效哇浸种处理能增加叶绿素总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并且能增强SOD酶、POD酶的活性,使MDA含量降低,因而可以减轻低温对膜的伤害,提高植物的抗性。同时烯效“坐浸种处理使小麦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进一步增强植物的抗性。
表2不同浓度S-3307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统计表
浓度
(mg/L)
根系活力
<MgTPF/根・h)
丙二醛(MDA)含量
(Mmol/gFW)
叶绿素含量(mg/cm2)
脯氨酸含量(Mg•g'1FW)
chia
chlb
chl总含量
0

-3




15






30

%




45

%


1

4小结
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烯效卩坐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有不同促进
或抑制作用。对小麦幼苗苗高、根长、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都有明显影响。根尅比是衡量根系吸收营养物质能力和根系发育情况的指标,适当浓度的烯效I坐溶液能降低幼苗的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促进根系发达粗壮,根冠比比值增加;根系活力增强,表明植株根系生长良好,有利于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适当浓度的烯效“坐溶液处理,叶绿素含量增加,使幼苗叶片叶色深绿,变得短小而肥厚,有利于有机物合成,叶绿素是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必需物质,它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植物合成有机物能力的高低[⑷;脯氨酸含量高以及丙二醛含量降低,表明植株抗逆性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综合分析发现,30m&/l的烯效哇浸种有利于小麦幼苗的生长,并建议在生产上使用。
参考文献:
FLETCHERRAiHOFSTRAG,
triazoleDerivatives[J].PlantCellPhysioh1986,27(2):367-371.
杨建国,[J].植物保护,1996,22(5):48.
俞美玉,王熹,陶龙兴,等•烯效哇对小麦成熟期间叶片光合同化能力及产物分配的影响[J]-核农学报,1995,9(2):102-106.
黄康龙,赵颖,莫俊杰,等-烯效哇干粉拌种降低小麦不育系株高的效应[几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634-637.
⑸杨文锂,关华-烯效哇对小麦苗期生长的调控效应[几中国农学通报,2002,18(2):38-41.
李雅娜,[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897-2898,2918.
熊庆娥•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四川科学岀版社,2003,8
(1):108-109.
熊庆娥-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计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四川科学出版社,2003,8(1):55-56.
(MDA)含量的测定(TBA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四川科学出
版社,2003,8(1):126-127.
[10] (酸性苗三酮比色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四川科学出
版社,2003,8(1):123-124
[11] 梁雪莲,杨文饪-烯效哇拌种对小麦形态及营养的调节效应[几四川农业人学学报,
1998,16(4)〔403—406.
[12] 郑寨生,张尚法,王祥根,等•烯效哇对小麦防倒增产效应的研究[J].麦类作物,
1995(1):41一43.
[13] 樊高琼,杨文饪,任万军,等-烯效哇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24
(5):15-18.
[14]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7-94.
致谢
在这次综合实验论文设计过程,由老师对论文选题,小组成员协作完成本次实验。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获益匪浅。在实验过程,小组成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协作的能力,让我深深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此,我要向老师和小组成员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pai21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2-09-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