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导入新课
人活在世上,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事,每个人处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与人的境界有关。那么什么是境界呢?让我们一起听听哲学家的阐释。
解题
(1895年~1990年),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甲子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作品《中国哲学简史》。
解题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它是文学创作领域内一种取材自由,
篇幅短小,笔法灵活,富有生动表现力的文学体裁。
著名文艺理论家刘锡庆在《散文新思维?“随笔”随谈》中认为“随笔”和散文有明显的区别:
“随笔”主“理”,是说理的,呈“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呈“自白”色彩,较为热烈。
“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
“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分为哪几种境界?
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1:
本文的标题是“人生的境界”,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讲中国哲学的任务(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因此全文的主旨句应是: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2:
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分为自然境界(一种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功利境界(心胸狭隘,他做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意义)、道德境界(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的利益做事,事事讲道德,事事都有道德意义)和天地境界(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自觉的天民,是圣人,他与宇宙同一)。
研读——探究文本
学生默读、思考和讨论:
1. 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并找出每个层次的关键句子。
明确:第1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关键句子是: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2—7自然段主要谈人生的四种境界,关键句子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第8一11自然段指出中国哲学既人世又出世的特点,它对未来的哲学可能有所贡献。关键句就是:中国的圣人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
研读——探究文本
2.“觉解”一词贯穿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的关系,谈谈你对“觉解”一词的理解。
明确:“觉解”就是觉悟、了解的意思,可以具体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研读——探究文本
3.《孟子》中有“人人可以为尧舜”,《荀子》中也有“涂之人可以为禹”,这两句话与本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这句话的看法。
明确:与之意思相近的话是“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屑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之中。一个没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可以是圣人,而一个居高位者或巨富者也可能是一个渺小之人。雷锋是一个士兵,并不妨碍他是一个道德境界的人。
人生的境界 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