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
教者:石玉宁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出自哪部作品?
白居易的《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白居易: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篇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先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作者
简介
白居易
琵琶行
1、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内含;
3、体味诗人描写音乐的艺术。
展示目标
琵琶:弹拨乐器名。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因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题解
朗读、听录音理解:
小序有什么作用?
用一句话概述每段段意
①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②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舟中倾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长恨歌》白居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