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胆汁酸代谢网络分析中药黄药子的肝毒性.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1, 46 (1): 39−44 · 39 ·



基于胆汁酸代谢网络分析中药黄药子的肝毒性
徐英 1, 陈崇崇 1, 杨莉 1, 2*, 王君明 1, 季莉莉 1, 2, 王峥涛 1, 2*, 胡之璧 1
(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上海 201210; 2.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 上海 201210)
摘要: 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 胆汁酸代谢网络分析方法评价黄药子乙醇提取物
(ethanol extraction, ET) 和单体化合物黄独素 B (diosbulbin B, DB) 致小鼠的肝毒性。通过小鼠毒性实验, ET 和
DB 给药组小鼠都可见明显的肝脏毒性。血清胆汁酸含量测定结果经主成分分析后, 空白组和给药组区分明显,
ET 和 DB 给药组矢量方向一致, 但两者之间也有一定距离, 提示 DB 是黄药子致肝毒性的主要毒性成分之一。
经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后, 结果表明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对表征 ET 和 DB 致小鼠肝毒性具有重要的贡献, 且
以牛磺酸结合型为主的胆汁酸与 ALT 和 AST 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因此以牛磺酸结合型为主的胆汁酸可作为评价
黄药子致小鼠肝毒性的生物标识物。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评价黄药子致肝毒性及致毒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胆汁酸; 黄药子; 黄独素 B;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1) 01-0039-06
Evaluation on hepatotoxicity caused by Dioscorea bulbifera
based on analysis of bile acids
XU Ying1, CHEN Chong-chong1, YANG Li1, 2*, WANG Jun-ming1, JI Li-li1, 2,
WANG Zheng-tao1, 2*, HU Zhi-bi1
(1. The MOE Key Laboratory for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and The SATCM Key Laboratory for New Resource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10, China; 2. Shanghai R&D Centre for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Shanghai 201210, China)

Abstract: Metabolic profile of bile acids was

基于胆汁酸代谢网络分析中药黄药子的肝毒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经管专家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