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doc论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
【摘要】在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与其他医学类院校不同之处在于,高等中医院校还秉承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精神。当前,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着危机与挑战,高等中医院校应加强对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医文化教育
一、中医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一名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是高等中医院校工作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与其他医学类院校不同之处在于,高等中医院校还秉承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精神,是中医院校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工作对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开展中医文化教育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从专业教育和行业特色角度的分析
中医学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其产生根源和学习过程与中医文化密不可分。中医文化也就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1]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中医文化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是伴随着他们学习和今后工作的精神基础。中医文化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基础。中医学的和谐观体现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中。[2]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二)从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分析,中医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医道不仅仅是治病之道,它关涉到每个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确立,关涉到我们对宇宙万物整体的认识。于是,一个独特的,不同与其他医学的一种新型医学就是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产生了。
、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中医医德观的体现。对此,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名利思想此医人之膏育也,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张仲景的医德[3]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的命题,充分体现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
可见,中医文化的内涵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
二、当前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从目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对待中医学和中医文化的态度看,有的学生不热爱中医专业,不相信中医、学习不认真、缺乏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更不愿意去了解和学习中医文化,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中医药事业,而已经走上中医业岗位的人员,他们的中医文化知识和底蕴不能让人满意,这样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从业人员。形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给中医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
,随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给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也给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论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