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郑板桥的古诗词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郑板桥的古诗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郑板桥的古诗词
《江晴》篇一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盆兰》篇二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桃叶渡》篇三
桥低红板,
正秦淮水长,
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
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
雨娇寒食,
芳草催季节。
画船箫鼓,
歌声缭绕空阔。
原委桃叶桃根,
古今岂少,
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
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
苎萝终老。
谁道倾城哲?
王郎一曲,
千秋艳说江楫。
郑板桥人物轶事篇四
以怪出名
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颇有骂名
郑板桥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身价已与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颇有可观。但他最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睬。兴奋时立刻动笔,不兴奋时,不允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有一次为挚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行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个人润例
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爽性大大方方的。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还在最终附了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明明是俗不行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格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好吃狗肉
板桥定润格,规定凡求其书画者,应先付定金,并作润例,颇为风趣。当时,很多豪门巨绅,厅堂点缀,常以得到板桥书画为荣。但板桥不慕名利,不畏权势,生平最不喜为那些官宦劣绅们作书画,这在他老人家的润格里是不便声明的。有一次,一帮豪绅为得其书画,运用计谋,设下陷阱。他们了解到板桥爱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游的必经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狗肉,待板桥经过时;主子“笑脸相迎,并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桥不疑,开怀畅饮,连赞酒美肴不止。饭罢,主子端出文房四宝,言请大人留联以作纪念。板桥深觉今有口福,便立即应诺,随即起身提笔,并询问主子大名,署款以酬雅意。书毕,尽兴而归。后来,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发觉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那里,方知自己受骗,非常懊悔,自己嘴馋不已。
刻苦习字
据说,郑板桥早年学书相当刻苦,写众家字体均能神似,但终觉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妻子的背上划来划去,揣摩字的笔画和结构。妻子不耐烦了,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在人家的体上划什么?”这无意间说出的一语双关的话,使板桥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别人的体格上“规规效法”,只有在个人感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才能独领风骚。于是,他取黄庭坚之长笔划入八分,夸张其摆宕,“摇波驻节”,单字略扁,左低右高,姿致如画。又以画兰竹之笔入书,求书法的画意。清人蒋士铨说他“写字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生动地道出了“板桥体”的特质。
《游白狼山两首》篇五
悬岩小阁碧梧桐,
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
松花满地午荫浓。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篇六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钓竿。
《渔家》篇七
卖得鲜鱼二百钱,
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
晒在垂杨古岸边。
郑板桥的古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