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摘要: 家庭教育最主要、最长期的是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正确意识形态形成的教育,是非分辨能力的教育,道德品质的教育,做人做事的教育,学习态度的教育,榜样模范的教育,人生观的教育,前途命运的教育,处人处事的教育等。知识的教育和指导,一般的家长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拿不下来了,就得把重点放在依靠学校和孩子本人。但是,家长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和正确的意识形态形成的教育丝毫不能消减。或许,在孩子面前指正的教育教育越来越少了,指导的教育越来越多了;直接的指出教育越来越少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越来越多了;说教的教育越来越少了,引导的教育越来越多了。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一、父母的教育
教育有规律,要特别注意农民工子女父教缺失的问题,及留守儿童和流出儿童的教育问题。孩子的教育,父母是有责任和义务的。比如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在一起,母亲的优势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父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只有将父母和教育结合起来,才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对于留守儿童来讲,教育的主要责任应当说在父母及其监护人,学校所能承担的责任相对弱了许多。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的关爱温暖和家庭的感觉,这些只有孩子的父母和监护人所能给予,因此要大力向准备做父母的青年人宣传生、养、育的全过程。
做现代的符合孩子良好成长的父母需要“上岗执照”,这个执照并不是说不学习就不能生孩子,而是学好家庭教育的知识,才能保证把孩子教育好。从这一点来讲,是对父母有利的,因为跟他们的孩子终身的幸福有关。
现在特别需要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对父母进行必要的培训,因为环境的变化给这些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应,父母简单化的教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实际上,农民工子女的问题应该准确地说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协调完成这样的教育任务,不能只是把责任推给某一方。
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是亲情的缺失,任何一个孩子如果跟父母没有亲密的关系,都会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对留守儿童的这种援助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他们的亲子感情,而不是替代父母的责任。比如创造条件,使父母和孩子能够经常见面,或者直接地沟通交流。
随父母进城的儿童,首先我提供这么一个数据,现在调查发现,城市里的违法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有80%以上是农民工的子女,这说明要对农民工子女有更多关怀和帮助,最重要的就是密切亲子关系,给这些孩子以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充分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力,这是最根本的措施。
二、祖辈的教育
祖辈的教育具有诸多不足,如像溺爱、感觉麻烦、教育管理乏力(力不从心,对有些家庭而言,无论体力、心力、财力、能力都是挑战)、不同经历所形成的不同观念难以融合、包容孩子的任性、护短(容易重感情轻理智)、服务包揽过度、缺少现代知识、和老师沟通较少、教育环境相对封闭(由于老年人生理衰退,腿脚不便,喜静懒动)等。古人云: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说明祖辈的教育中确实存在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说,祖辈的教育也有一定长处,如像可以以身示范,具有深厚的知识与人生修养(年事高阅历深锋芒磨尽),具有一定指导能力,在心理上和孩子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二次儿童期)、温和,可以进行平等交流,祖孙之间比父子之间更容易沟通、对话,具有充分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指导孩子学习。当然,祖辈对孩子的日濡目染更多,比父母更为专一、更为关心等,父母由于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