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每题1。5分,46小题,共69分)
1。《吕氏春秋》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 )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表明受到冲击的制度是( )
D。王位世袭制
3.《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西周分封制表述正确的是( )
5。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生";“异姓则世德,异德则世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以下对上面“姓"的几则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记载:,秦官,金印紫缓,掌武事。"该官职的职能是( )
A。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消极影响在于( )
8.《全球通史》中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建立了郡县制
9。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一致的朝代是( )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成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制度( )
,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来
12、西周初的一官员娶妻后,,为他生了聪明能干的儿子,不久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愚笨的儿子。未料到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子女都想取得爵位和家业,争执不休,闹上官府。你若是当时的“青天"判官,裁决依据是( )
()
‘御座'安置在一个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是( )
A。分权与制衡 B。天人合一 C。皇权至上 D。大一统
15。元朝设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
、
16。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创立者是()
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 C。
17.“惩唐季藩镇,削其兵柄,收其赋入,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与这一评论事件无关的是
。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3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8。自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下图反映了皇帝与宰相关系的演变过程,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19。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不能明显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 )
“军机处”翻译为“OfficeofMilitary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 )
B。职能 。影响
21。长春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它是( )
:“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我设立外朝相权,让它与内朝相互牵制,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三省各司其职,又互相牵制,其工作程序应该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为解决此问题明朝设置( )
24。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 )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4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5。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指()
。东罗马帝国
27。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28。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做出的重大调整不包括
()
。十将军委员会
C。
,不可能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31。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32。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6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彻底消除了贵族的权力
公元186年,平民戴克罗外出一年后回到家,发现家中的田产和奴隶被他伯父夺去,他上诉法庭,法官判他胜诉的依据是( )
。公民法D。万民法
( )
A。公民法不适应新形势 B。社会经济的发展
,统治范围扩大D。罗马公民迅速增多
《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可见
36。恩格斯在评论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是因为
“五百人会议”
《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38.“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是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表明古希腊广大公民空前高涨的群体意识,
39。罗马法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这一规定体现的是
“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6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由此可见,罗马法
4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罗马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主要是指罗马法
42.《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出现这种状况是
43.《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主父偃提出这个建议是为了( )
“推恩令”
44。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魏征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见
45。《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用这样的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下列对此规定理解准确的是
46。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7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II卷(非选择题)(2小题,共31分)
4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伯利克里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雅典与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点不包括()(3分,填在答题卡上)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古希腊形成优越民主政体的原因。(8分)
48.(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材料三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质的政权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臣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的积极性.-—刘海峰《科举制的贡献》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8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两种制度选拔官员的方式和主要标准分别是什么?(10分)
(2)根据材料二图片中的制度有何弊端?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10分)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9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2019级高一半期考试历史试题(11月)
一、选择题答案(,46小题,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C
D
A
D
D
A
A
D
D
C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B
D
C
B
C
D
D
C
B
D
C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答案
B
A
D
D
A
D
C
C
C
B
B
D
C
B
C
D
二、非选择题答案(31分)
47.(1)B(3分)
(2)地理上,独特的环境在为民主政治的形成提供了自然条件;经济上,工商业发达,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思想上,人们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思想,公民素质较高;政治上,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个人因素:政治家鼓动和改革。(6分回答任意三点得6分)
38.(1)察举制度,推荐,才学和品德;九品中正制,评级授官,门第.(12分)
(2)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有才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得到任用。
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10分,言之有理即可)
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