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风文明的内容.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乡风文明的内容 】是由【祖国的花朵】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乡风文明的内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乡风文明的内容

乡风文明的内容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和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精神,全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川文明办〔2018〕4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开展了自治组织建设行动。着力优化人员构成、职责范围、程序流程,根据本地特点、现实需求,建立完善五老调解会、红白理事会、道德理事会或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全县443个村(居)民委员会设立相应的自治组织,负责人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街道)挂点领导或驻村干部负责指导,成员由群众中威信高、原则强、组织协调好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村(居)民代表担任。按照一季度一期定时议、操办喜事随时议的原则,讨论确定村(居)民红白喜事操办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关问题。三是纳入村(居)条约。将治理农村滥办酒席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增强红白理事会章程的约束力和公信力,让群众广泛参与整治行动,自觉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全县农村2019年滥办酒席得到有效遏制,同比下降85%,农村年人均礼金负担减少2000元,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二、认真开展了文明创建深化行动。细化奖惩激励、过程管理等措施,使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更加规范高效。2019年全县创建县级文明村镇(社区)15个,评选十星级文明户502户,文明家庭20户,让创建更接地气、蓬勃开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文明村镇创建双50%的目标,切实发挥文明创建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认真开展了思想道德星光行动。建立健全思想道德先进典型嘉许管理办法,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评选表扬最美竹乡人49人,建立先进典型数据库,在各类阵地、载体、活动中广泛弘扬展示、学习践行,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道德教化回归乡村。
四、认真开展了村规民约培育行动。着力在衔接法规政策、治理突出问题、群众广泛参与、语言本地化表达、有效奖惩激励、民间舆论引导上狠下功夫,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制定完善乡规民约,使乡规民约看得见、有标杆、记得住、能管用。
五、认真开展了家规,家训弘扬行动。挖掘整理一批古家谱、古家规家训,持续开展家规家训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优良家风。组织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好家书等评选活动。2019年我县两名家风家训家规典型被市上表扬。各社区引导居民提炼家规家训,制成匾额、条幅,悬挂在门楣和厅堂之上,作为行为准则和处事规范,促使家规家训入耳入心、见言见行。组织各乡镇(街道)干部写一封家书,讲述身边的家规家训故事,引导干部带头作立家规的示范者、传家训的引领者。以廉洁大竹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为平台,设置家规家风建设专栏,创新对话新路径,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网络发声呼吁干部群众树家风建家训。组织拍摄了《刘小红最美家庭》专题片,讲述了孝和廉的亲情故事,传承了良好的文明家风。使家规家训可见可学、深入人心。

六、认真开展了村史村志编撰行动。全县443个村(居)民委员会把村史村志编撰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树立文明乡风的细胞工程、基础工程来推进,激发村民爱党爱得住乡愁。精心部署、统筹协调,支持推动部分村先行动起来,逐步实现每个村有村史村志。
七、认真开展了志愿服务普及行动。建立健全本地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外来志愿服务数据库,对农村志愿服务做出专门部署,制定了农村志愿服务专项规划、全县共成立了443个志愿服务队,建立健全了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志愿服务蓬勃开展,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八、认真开展了城乡结对共建行动。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智力优势,全县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支持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开展文明单位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全县省级文明单位21个(其中2个省级最佳),对口帮扶了一个贫困村、派驻了一名第一书记,一个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单位的作用,展示了整体良好形象。
九、认真开展了环境卫生洁美行动。全县根据实际,指导制定环境卫生知识指导性标准、规范性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手册、宣传单(栏)、村广播、村民会议等多种方式普及宣传,为村民个人卫生、家园美化、垃圾投放、防治性病和传染病等提供具体指引。把卫生作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的必评项目,把健康卫生要求作为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必有内容,引导村民养成讲健康卫生的习惯。
十、认真开展了文明新风传播行动。设置固定专栏、专板或其他标志标记,全县50%的村可在村广播中设置固定栏目,让村民随时随地能直观感受先进典型风采、接受文明新风熏陶,抓好先进典型、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文艺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群众喜欢的文化项目、文化活动。开展百场文化下乡活动,大力发展大竹县竹乐器文化,每个乡(镇)和有条件的村,至少有1支专门本土文化队伍组织开展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9年以来,我县把十大行动融入了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提升行动中,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同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一起抓,抓细抓活,抓出成效,在全市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十大行动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一项长期工程,我们始终贯彻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融合贯穿,以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理念推进该项工作。目前我县正在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力争把十大行动转化为各地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项目,以项目实施的方式促进工作落地见效,持续推进。要有针对性地治理本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契而不舍、虚功实做,让农民群众取得满意的实效。
乡风文明的内容
4月7日,记者了解到,为全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和农村农民整体精神风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市将在全市组织开展2020年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
活动主要内容是以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为主体,深化乡风文明示范点的建设,推动全市乡风文明。十大行动分别是:自治组织建设行动、文明创建深化行动、思想道德星光行动、村规民约培育行动、家规家训弘扬行动、村史村志编撰行动、志愿服务普及行动、城乡结对共建行动、环境卫生洁美行动、文明新风传播行动。

我市将把十大行动融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提升行动中,打造形成一批高品质的实物产品、叫得响的工作品牌和可推广的示范点位,带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同时,建立市文明办统筹协调指导、市级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各镇(街道)具体抓落实的乡风文明十大行动推进机制,在每年年度工作安排中创造性地落实,全面推进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美起来,突出移风易俗,治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陋习和防止等靠要、贫困户光荣等不良倾向,突出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和健康卫生理念教育,推动群众全面融入新生活新环境。
乡风文明的内容
乡风文明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色和质量,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把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才会不断深化乡村振兴的内涵,增强乡村振兴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入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思想领域进行观念更新,帮助农民理解、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激发起他们振兴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宣传和引导,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宣传农村道德榜样与典型,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主人翁意识,让广大农民知道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让思想道德建设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一方面,明确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建设目标是满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共享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具体路径是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村民学堂、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为重点,加强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且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开展积极健康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娱乐活动,推进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送书下基层等流动服务,激活农村文化市场活力;加强基层文化资源整合,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实现县级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资源共享;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形成以农民群众为核心、广泛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软实力,有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要。因此,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采取活态保护的方式,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等的合理适度利用,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支持农村地区传承发展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工艺等。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不良的陋习旧俗,不仅腐蚀社会风气,还会腐蚀文化根基。移风易俗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要通过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强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强化群众自我教育管理,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

乡风文明的内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祖国的花朵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