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空白便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之一。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有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便能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关键词:空白;艺术;板书
空白也叫“留白”。空白是缺陷,空白也是艺术。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课堂教学也讲究空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有意留出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便能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纷繁而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
一、读书留有空白
读知识性较强的文章,要尽可能留有空白,提供给学生查阅资料、参与讨论、实践验证、探索创新的机会。知识与真理一样,只有愈辩才会愈明。读情感性较强的文章,往往精神为之振奋,思想受到启迪,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留有供学生赏析、品味、想象与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如,学生读了《特殊的葬礼》一文,被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到会主持瀑布葬礼的义举而感动,有位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契机,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祭文内容,并模仿菲格雷特总统包含深情地演讲。有的学生在演讲中呼吁:
“地球是人类生息的家园,爱地球就是爱我们人类自己。”“请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吧!”
二、提问留有空白
课堂提问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质疑、存疑。课堂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坡度,创造设问空白。教学语言的停顿,能造成暂时性的空白,给学生咀嚼、回味的机会,给学生搭建思考、讨论、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长进。语文课堂教学不必追求有问必答的教学效果,心存疑问,方能探究不止,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位教师教学《春联》一课后,给学生出了一道“大度可容容一切难容之事”的上联,学生的下联千奇百怪,教师并没有给予否定。?Z文教学中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课文何尝不可!
课堂提问运用空白的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紧张有效地思维,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板书留有空白
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板书能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简单化,使知识更直接、更明晰地传授给学生。不少教师课前设计好板书形式,上课硬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围着既定的板书思路走。结果,弄得教师筋疲力尽,搞得学生晕头转向。其实,板书也可以留有空白。
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文章的文眼,更是理解、分析文章的突破口。所以,只要我们能巧妙地运用标题空白艺术,就能敲开文章的大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在教学《石头书》一文时,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书”字,提问:“通常,书上印有什么?”学生回答:“有文字,有图画。”然后,我在“书”的前面补上“石头”两个字,变成“石头书”。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冒出了许多问题:“石头书是什么样子的?”“石头书上也有文字、有图画吗?”教
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