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办法77
全面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总则
全面预算是所有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表现的一种计划,它展示某一特定期间内公司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及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它既是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全面预算管理(TBM)是随着公司信息化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公司管理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具体实施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向管理要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从公司管理的层面上进行业务规范和资源配置,采用价值形式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目标控制,所覆盖的范畴包括市场、财务、人力资源、网络等公司所有的基本经济活动。它对于公司全面掌握其战略规划、确保公司运行能够按照管理层的战略意图而不发生背离、加强内控、减少决策的随意和盲目性、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竞争能力和人员素质有重大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推行的基本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
培养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预算意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来。
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把握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强调重要性原则。即在对各项目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下,突出重点、致力于对公司运营有重大影响项目的控制。
责任与利益挂钩原则:
各部门、责任人要对审批后的预算进行承诺并承担必要的责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是看后期的考核和奖惩,缺乏有力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不能产生效用,因此必须把预算管理工作和部门、责任人的切实利益挂钩,花大精力贯彻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管理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由预算管理的目标、预算管理的内容、预算管理组织、预算管理模型、预算管理程序五方面构成。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程序包括预算编制、预算评审、预算审批、预算控制、预算考核五个环节。
预算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预算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以业务计划为基础的“计划—预算—记录/分析—监控”闭环的预算管理体系,强化公司的控制机制,使所有成本服务于公司总目标,全面提升公司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水平,贯彻全面优质管理思想,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对公司年度全部经营计划进行细化,使决策有据可依,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使公司的现金流、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三者达到平衡;
设立多级预算控制体系,将各责任中心的一切收支纳入预算,加大预算考核力度,合理控制各项成本费用开支;
3、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并为公司下一阶段的经营预测提供依据1>.
第七条全面预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预算、专项预算和财务预算。
1、业务预算包括市场发展预算、人员预算、营销成本预算、采购支出预算、费用预算(业务费用、维护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专项预算包括固定资产预算、基建投资预算;
3、财务预算包括损益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
预算管理组织
第八条为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公司建立多级的控制体系,各个环节的主管对预算和结果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由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省公司各专业责任中心预算管理组和各地市全面预算管理分会组成。(具体结构详见附件一)
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是最高管理机构,由公司管理层和省公司各专业责任中心预算管理组负责人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主持召开的预算会议,是预算目标的确定、对预算进行调整的主要形式。
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项:
制定有关预算管理的政策、规定、制度等相关文件;
组织公司有关部门或聘请有关专家对目标利润的确定进行预测;
审议、确定目标利润,提出预算编制的方针和程序;
审议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及整体预算方案;
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发现部门间有彼此抵触现象时,予以必要的协调,将经过审查的预算提交董事会通过后下达正式预算;
接受预算与实际比较的定期预算报告,在予以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的建议;
根据需要,就预算的修正加以审议并作出相关决定。
第十一条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直接隶属于预算管理委员会,挂靠省公司财务部,主要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管理事务。即按照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决策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制定和整体模型的建设,以确保预算机制的有效运作。
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编制全面预算管理课题的实施计划,统筹安排各项工作;
负责管理委员会的综合日常管理、沟通和协调工作;
制定全省全面预算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和控制流程;
负责组织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型建设;
组织全面预算的评审;
组织预算项目的培训,MIS系统相关设置等;
其他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授权的工作和事项。
全面预算管理责任网络是以公司的组织结构为基础,本着高效、经济、权责分
全面预算管理办法7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