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疫情下民众恐慌与心理应对.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疫情下民众恐慌与心理应对 】是由【jiyudian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疫情下民众恐慌与心理应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疫情下民众恐慌与心理应对
摘要:新冠疫情的发展和蔓延速度相对较快,即便有关疾病在现阶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普遍民众的恐慌心理仍然存在,甚至一定程度上对普通民众带来了一定程度心理障碍或者是心理疾患,抑郁症与焦虑症等一系列身心疾病,发病率也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相较非典而言,此次疫情的相关传播能力相对较强,涉及到的人群更为广泛,在此情况下的恐慌心理也有所加剧。因此在心理卫生等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民众恐慌的特点及心理应对策略措施,然后采取适宜性的方法积极应对。
关键词:新冠疫情;恐慌心理;民众恐慌;心理反应;应对策略;精神卫生引言:在重大疫情下,普遍民众的恐慌心理对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会带来很大程度影响,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恐慌心理并非是百害无一利,一定程度上这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和避免危险的心理机制,可以让人更加谨慎的面对疫情,面对健康风险。在实际生活中,普遍民众恐慌心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下会对民众正常身心健康以及生活生产带来影响,当恐慌心理超过了一定程度,就会带来一定心理障碍或疾病的问题。为了有效进行应对,首先需要认识到在重大疫情下民众恐慌心理的特点和表现。
一、疫情下民众恐慌的心理学特点
(一)表现恐慌所带来的表现,大多数都是伴有着不理智情绪的,特别是对于疫情等突发事件,民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恐慌态度是相对正常的事情,但是伴随确诊量逐渐增大之后,恐慌的严重程度也有所提高,一些出现疫情病例的地区经常会有很多民众人心惶惶[1]。在主要表现方面经常会出现一提到与疫情相关的信息就高度的敏感,听到相关名词,甚至就会感觉到恐慌,并不能很认真的了解疫情下相关疾病的预防,人云亦云,甚至是以讹传讹,盲目的采纳和进行相应的预防与治疗。很多群众在听说没有相应的预防疫苗或治疗特效药时,就会想到一些偏方,或是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寻求心理安慰,某些地区还会因为恐慌发生大量的非理性采购风波。这些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因为疾病本身,而是因为在疾病下的恐慌情绪,也可以肯定的是不理性缺乏了解造成了恐慌,而恐慌对社会造成的动荡,一定程度上比疾病本身还要更大一些。这一系列表现产生大多数与心理机制存在着密切联系,在积极应对时,也需要结合机制特点有效采取适应性措施,为大众群体心理健康作出保证。
(二)机制恐慌心理和相应的状态很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进而带来很多心境障碍的问题,而这一种状态在心理学中一般都称之为心理应激,主要是机体在相应环境作用之下,客观需求与主体能力发生了不平衡,然后产生了一定的紧张,甚至是抑郁、焦虑[2]。在客观需求方面,大众群体对于健康存在着一定的需求,尤其是生物天性当中具备着远离疾病获得健康的需求,但是面临着疫情,主体应付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健康的需求,成为一个相对关键的问题,二者产生了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带来了恐慌的问题。新冠疫情自身本来就附带着很强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完全确定疾病如何进展,怎样的做到较高的有效预防,降低被传染的风险。加上很多民众对于疾病了解相对较少,而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了解也并不是非常多,使得这种担忧不断的加强深化,这一系列应急反应对于民众本身也会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在其本质上会带来很多的神经系统失调的问题,例如伴有心悸,消化不良,睡眠障碍,内分泌失调等等,而恐慌也会带来情绪的负面体验,甚至会诱发焦虑症等一系列问题。综合来看,此类机制的产生,大多数都与民众缺乏对疫情客观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原有的恐慌心理,有着密切联系,损害正常的身心健康,甚至带来身心疾病。应对这一系列特点及相关问题,在充分认识其表现和机制之后,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心理应对措施与策略,有效进行实际性的应用,改善民众群体现有恐慌及相关心理应激状态的问题,降低在疫情期间精神心理方面疾病的发病率。
二、疫情下民众恐慌的心理应对策略分析
(一)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在疫情下一方面要积极对相应的疾病进行应对,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对恐慌心理进行一定的应对,而应对方式可以切合实际情况加强社会支持,从人格特征等多个角度进行干预,也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中介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一定的干预[3]。在具体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合理对疾病进行认识加强正常的健康宣教,另外一方面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应对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首先应对负性情绪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承认情绪,这一系列情绪反应不能采用否认和回避的方式进行应对,应该接纳这样的恐慌心理,然后找到一个心理突破口,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发泄情绪的自由,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然后去积极处理相关的问题以及恐慌心理。处理情绪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加强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增强心理方面的相互支持,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消遣娱乐的方式,在解除了家庭隔离之后也可以进行体育运动,通过欣赏音乐等方式缓解痛苦和焦虑的情绪。如果这一情绪不能有效的缓解,焦虑和抑郁持续两周以上,则需要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诊断和干预。
(二)加强疾病的认知对于疾病的科学认识是消除恐慌心理积极应对的最为关键一部分内容,也是认知疗法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心理应对的时候,就需要首先加强对于疫情等方面的认知[4]。科学的认知是,有效消除负性情绪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恐慌与焦虑的产生,大多数与未知有着密切联系,当大众群体充分认识到疾病可防可控,能够积极应对,并非是无所适从和手足无措的,就可以有效消除和减弱恐惧带来的影响。
三、结束语如上所述,在疫情下民众产生恐慌的现象十分常见,需要充分了解恐慌带来的影响以及具体的机制,契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宜性的措施,加强疾病认识并应对相关心理问题,做好精神卫生工作。
参考文献:
[1] ].实用医技杂志,013(24):4392-4394.
[2] 王一牛,].心理科学进展,011(004):387-392.
⑶时勘,陈雪峰湖卫鹏,、多视角的探讨:北京市民对SARS疫情的风险认知特征[J].人口研究,27⑷:36-36.⑷赵旭东,钱铭怡,-社会干预系统在突发性事件中的意义和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17(8):580-583,564.

疫情下民众恐慌与心理应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yudian11
  • 文件大小10 KB
  • 时间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