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字读《归去来兮辞》.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咬文嚼字读《归去来兮辞》
摘要:用问题引领学生着眼于文本,咬文嚼字、横向联系与比较,不仅将文章理解引向深入,还要运用所学到的策略解读其他的篇章,充分发挥《归去来兮辞》在本单元的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问题;咬文嚼字;情感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诗歌的代表作,选入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作为古代抒情散文单元的第一篇,阅读《归去来兮辞》最好做到熟读成诵,披文入情,准确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而复杂的情感,才会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教学《归去来兮辞》时,我在学生熟读并梳理全诗文意的基础上,从解题入手,设置了如下四个小问题:诗人“归去”哪里?“归因”何在?“辞”侧重抒情,全文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全诗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从学生的答案中发现问题:“回家”“回归家园”用语是否恰切?“厌恶官场黑暗,喜爱自然”中“黑暗”能否从文本中体现?“辞官归家的喜悦”“决归―归途―抵家―涉园―出游―适意”情感把握是否全面准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能够保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深入。
第一问:全诗题目为《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句在文中又出现两次,诗人到底要“归去”哪里呢?是“回家”“回归家园”吗?请联系学过的《归园田居(其一)》《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的相应内容,描述陶渊明的
“家园”情境。
《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陶渊明的“家园”中桃树到底长在何处?堂前还是路途中?既然“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那松菊长在何处?既然“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又何来“容膝”之感慨?
因此“归去”之处不应是实指某处所,而应是心灵的栖居地。联系“田园将芜胡不归?”和“三径就荒”中“三径”的典故可知,“归去”应是“回归田园”即“归隐”。
第二问:“归因”何在?请联系学过的《归园田居(其一)》和《归去来兮辞》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去来兮辞》――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第一段――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迷途”寻找共同点可推知“归隐的根本原因”:一是天性热爱田园;二是违背本意做官,深受官场的束缚,身心痛苦。
所以“厌恶官场黑暗”的表述应不是陶渊明的本意。《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俗韵”仅是鄙俗、不高雅的情味,达不到“黑暗污浊”的层面,且从诗人角度出发说适应不了,意在表明诗人自己超脱世俗的高雅情操;《归去来兮辞》中的“迷途”也是从诗人自己角度说走错了路,误入官场,没有批评官场黑暗之意。
学会运用横向联系与比较,分析问题:
小练1:本单元最后一篇《陈情表》实为李密进退两难之时给晋武帝所上的奏章,请结合背景与文本分析李密进退两难的根本原因。
第三问:“松菊犹存”中的“松菊”,“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咬文嚼字读《归去来兮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