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有感范文汇编
四个全面”读后感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党报此时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正是为了全面梳理、总结这一重要新概念,更深刻地认识“四个全面”背后的“简约不简单”。
对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是这样理解“四个全面”的。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区,最基本的理解就是提高全,提高老百姓的基本收入,合理调整房价,解决就医就学难问题,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进行改革给人民群众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三是全面依法治国让人民群众提高安全指数,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至上,有了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就能按照法律法规对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进行规范,减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四是从严治党,严格党内人员基本素质,给思想松懈的党员干部敲响警钟,上发条,共产党只我们的执政党,党员的基本素质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命运,只有对我们党员干部有了严格的要求才能将我们党利于不败之地。
“四个全面”有感
“四个全面”的本质——宏大的战略布局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的提出——主动的战略选择
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正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到去年12月,“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战略布局已然是“集其大成”。
“四个全面”的意义——立足现实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的哲学——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四个全面”有着深厚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文章用自己的一句话加以总结——“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这也决定了“四个全面”的内容,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说“四个全面”的提法,“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有感范文汇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