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
尊敬的省督导评估
团专家、领导来我
校指导工作!
不畏浮云遮望眼
——品形象,析情感
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对古诗鉴赏的要求
一、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
1、掌握古典诗歌中鉴赏人物形象及意象意境的技法。
2、掌握某些常见意象的共性情感。
抒情主人公(我)
他人形象
一、什么是形象
意象
人物形象
景
物
形象
1、什么形象(特点)
2、结合文本分析形象
3、思想感情(形象的意义)
二、人物形象鉴赏要点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试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练习1
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单个意象
群体意象
1、意象:
2、意境:
融入了作者的感情的景和物。
群体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某种氛围,传达出诗歌的情感。
三、意象和意境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
这些意象组成了凄清苍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意境:
不畏浮云遮望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