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 】是由【久阅文学】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
1
目录
1



XX县XXX村村位于XXX镇西部,地理坐标东经,北纬。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群众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仍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模式中。目前该村110户335人饮水,主要靠挑泉水吃,用水方便程度低,群众饮水相当困难。且此处唯一的水源属于高氟水,水源水质不加处理直接饮用还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制约村域经济发展,为此群众迫切要求能从根本上摆脱饮水困境,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XX县属XX山地暖温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36mm,,。,其中春季最多,秋季最少。XX县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垂直差异大,属典型的山地气候区。℃,℃,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无霜期189天,历年最大冻土层深度32cm,平均冻土层深24cm。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XXX村村地区存在严重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主要表现为:饮用水量不足、水源保证率低,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等。

XXX村村饮水大多以自备大口井取地下水以分散式自给为主,西南部半山区农村大多用塑料管道从山沟引用浅层渗水。这些地方的水源含氟量高、污染严重、饮用未经处理的地表水水,地方病严重,吃水困难或水质恶劣,严重危害农民群众身心健康。
,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水源保证率低、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干旱缺水突出。XXX村村地区贫困,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低,群众生活困难,生活用水大多依靠人担、畜驮或车拉,需往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极为不便。加之群众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水是上天气所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商品的意识形态没有形成,水价低、收水费难,难制定灵活的运行机制。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制约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要求:各级政府应执政为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急迫、最关心、最困难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是“工业的血脉”、“农业的命脉”,它在人们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步应解决农村生活用水保障问题。这是首要任务,也是关键问题,迫切需要,也势在必行!

XXX村目前的饮水现状存在:水源水质未经化验、净化处理,水质无法得到保证,容易导致各类疾病发生,威胁村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水源水量未经调查论证,枯水期常出现无水可用或水量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阻碍当地社会经济文明发展。当地居民迫切希望进行供水工程的统一规划建设,早日改善生活用水问题,保障生活用水安全,确保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该供水工程现状水平年为2011年,其资料依据为2011年第三季度末统计资料,设计水平年为2021年。

该工程供水范围为XXX村村,供水人口335人。近期规划供水人口按自然增长率6‰计,到2021年人口达到355人。
2

用水量标准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规定的供水标准,并结合项目区人畜饮水实际,按全日供水,水龙头入户,确定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60升/人/日。

W=A·B(1+K1)
式中A—规划期人口数
即:A=A1(1+)10A1—现有人口数,A1=335人,则A=335×(1+)10=335×=355人
B—供水标准
K1—管网水量损失系数,即:K1=15%,则W=355××(1+)
=
故蓄水池选取24m3
确定工程规模为30m3/d。

Q=(W/24)×K2
式中K2为供水时系数,
则Q=÷24×==


通过现场勘察和分析比较,该村在悬马沟有一股泉水,水源点上游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情况良好,且无任何工业污染,人类活动较少,水质清澈无污染,水量充沛,经实际测算,,满足需水要求,是理想的供水水源。
在该泉水处新建集水池及沉淀池,使水自流至蓄水池内,再通过供水管道自压树枝状输向用水户(由于该工程饮水管线较长且高差较大,需要在管道中设置自动排气阀和减压池)。此方案投资相对较小,管理方便,最为合适。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
4
—。根据此规定,结合各水源点与供应片区相对高程及位置,合理选择水处理站位置及输、配水管线路,并采取必要的加压或减压措施,保障各供水片区建筑物均达到水压要求,确保正常供水。目前水处理站较合理,区域内可以达到水压要求。


供水工程均为重力供水工程,由集水井、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子项组成,其供水流程为:集水井→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到户用水拴。


,其中D外63×,D外50×,D外40×,D外32×,D外25×,为控制用水,便于检查,在主要支管分岔处设置闸阀。详见图。


A:依据:
∑q=0,每一管段的流量等于其下游各节点流量之和,然后根据节点流量即可求得各段的计算流量,从而根据di=(×);
利用hf=××L计算水头损失。
B:原则:
a)在正常供水情况下设计供水支管道末梢富余水头不小于5m,最大不超过40m。
b),日实际供水时间按全天24小时考虑,计算有关参数。

依据工程实施方案,可知输水主管道沿庄内主路布设,支管道沿庄内小巷道树状分布,毛支塑管输水到户。在主管道接口处分设闸阀井6处以便管控制水量、管道检修和每月计量抄表。根据工程建设地水文气象条件,结合管线布设方案,考虑冻层厚度,要求管道埋深不小于
5

A:输水主管管径确定

B:配水管网水力计算
供水工程配水管网布置主要沿村内居住特点,呈树状分布,根据di=(×),材质PE管,,—。
通过水力计算,并对其沿程水头损失进行迭加(局部水头损失不计算),其迭加结果均小于相应的地形高差,在水量、水压方面是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详见水力计算图)

①供水主管线的设计原则
线路最短、减少拆迁、少占农田,管线施工、运行、维修方便,尽量减少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应与当地规划结合、考虑近远期结合和分布实施的可能。
②配水管线的布置原则和要求:
A:布置原则:
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并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在符合道路规划的前提下,力求沿最短距离铺设管线,供水到户,按照规划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B:要求:
为了便于检修和冬季防冻排水,管道纵向应有一定的坡度,并在其最低处装有泄水阀,最高处装有排汽阀以防汽阻,暂时缓建的支管和毛管可在干、支管上预留接口,支管道沿庄内主要道路布置使得两侧用户最大。


在XXXXXX泉水处用C20砼井圈修建集水井1座,直径1m,,并加盖板,,盖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现浇,,并留进水孔,预埋进出水管和排污管。

建在蓄水池前,净尺寸为长×宽×高×厚=2×××,C15混凝土现浇,盖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现浇,,中间设隔墙,并预埋进出水管和排污管。

在山坡处新修蓄水池一座,为钢筋砼矩形蓄水池,净尺寸为长×宽×高=××,,容积V=24m3。C20钢筋混凝土现浇,盖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现浇,厚
6
,并预留通气孔、检修孔,进出水管、溢流管、排污管。详见蓄水池平面、剖面图。(蓄水池加锁,以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将浮筒缓释消毒器分别投放在蓄水池内,离进水口1m处最好,并使进水口—消毒器—出水口呈一直线,利用进水和出水时产生的水流冲击消毒器,使消毒器轻微摆动释放氯量。
漂精片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与水接触30分钟以后,,对肠道致病菌都有杀灭作用。

均采用装配式50×24×120cm型台式户用水栓桩,共设龙头110个,供水到户。×。

均采用装配式闸阀井,尺寸为长×宽×高=60×70×70cm,共设6。

在水源地半径15m范围外设立刺丝围网隔离设施和警示标志1座。
(1)铅丝围网隔离设施:围网长度30m,,采用8#铅丝制作,,。
(2)警示标志:碑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碑正面分别刻“XXX村村饮水水源保护区”标志。


工程拟建地有乡村水泥道路,直至水源地,工程对外交通较为便利,施工运料方便。
工程拟建地输水主管沿道路布设,水源及蓄水池工程建在山坡上,工程占地少,都临近村庄,工程用电、用水比较方便。
工程建设主要建筑材料为水泥,XX县有水泥生产厂家2户,水泥可就近拉运,砂石可直接在附近河道取用。
6


①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砼配合比进行配料,坚决杜绝粗估冒配。
②人工拌和混凝土时,应在灰盘上先倒入砂和水泥,干拌三遍至颜色均匀,加入一少部分水,湿拌三遍,然后再倒入石子及剩余的水拌和三遍至均匀为止。
③机械拌和时,应先加20%的水,再把量好的水泥、砂、石料入仓,然后将余水全部加入,拌和时间不少于2分钟。
④拌和好的混凝土应立即使用,使用不完不能间息。
⑤混凝土应分层浇筑,逐层振捣,严防漏振。振捣时间以使混凝土表面基本振平,直至灰浆浮出,不再有沉陷为宜。
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间息时间超过90分钟,必须按接茬处理,先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打掉凿毛,冲洗干净,铺2—3cm1:2的水泥砂浆后,再浇筑新混凝土。
⑦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个部位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浇筑过程中要防止土块和杂物入内。
⑧远距离运输的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在现场重新拌和后方可浇筑。
⑨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18小时后,应开始洒水养护,为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在露天最好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养护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一般需7—14天;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应做好养护记录。

①浆砌石砌体应采用铺浆法分层砌筑,每层30—40cm,砌石应从外向里进行,即先砌表面石,再砌背石。
②砌石浆料要饱满,将纵缝与横缝互相错开,每层横缝的厚度要保持均匀。
③砌石的灰缝厚度一般为20—35mm,超过5—7cm,应用碎石填筑。
④工作间歇后续砌时,应将石层上面灰屑清理干净,用水浇洒,然后续砌。
⑤对新砌好未凝固砌层,应避免震动,同一砌体砌筑高差不得超过1m。
⑥需勾缝的砌石面,在灰浆初凝后,应将缝抠深3—5cm,清除浮质,用水浇洒,然后填缝摸平。
⑦砌体砌筑完成后,应洒水保养,最低不能少于7天,天气温度较高时,须养护14天。

水源集水池由专业施工队实施,采取封闭施工,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保护水源,人工开挖,控制进尺监测水位流量,保证水源流水通道不受破坏,机拌砂浆、人工砌筑,埋设汇流管道,预留排水管,引流导流,预埋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
7

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久阅文学
  • 文件大小1.69 MB
  • 时间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