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静脉—静脉穿刺技巧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橡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即顺畅地流入静脉。
概述
历史回顾
回顾其历史,静脉输液始于17世纪,但巨大进步主要发生于20世纪。象现代这样的静脉内治疗是起源于19世纪,19世纪是医学大发展的世纪。第一个大的成就是在1818年,当时James Blundell在伦敦进行了第一次人与人之间的输血。1834年Blundell再次进行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 1831年Thomas Latta实验性地给一个病人输入了盐水溶液。在二十世纪中,肠道外营养(TPN)支持也取得重大的发展。肠道外营养之父, Dudrick于1967年成功的由锁骨下上腔静脉输入高浓度的葡萄糖和蛋白质。由于此突破,应用中央静脉治疗(CVC,俗称CVP)的概念如春笋般的蓬勃发展,造就各式中央导管与敷料的发明与革命。
。
静脉输液- 优点
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
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
静脉营养品的输注。
静脉输液-缺点
处理不当易产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感染。
持续性的过量输注,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电解质失衡。
药物过量或滴注过快,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医源性疾病的增多。
常用浅静脉的介绍
常用浅静脉的介绍
Ⅰ类特殊静脉
Ⅱ类特殊静脉
常见特殊静脉的分类
空虚、脆弱、硬化、活动、水肿、高凝等静脉
线形、细短、弯曲、表浅、不显露、小儿头皮等静脉。
特殊静脉
显露静脉
显露粗大静脉:多见中、
老年男性病人
显露较细小静脉:多见
病人手、足及女性、小
儿的静脉
特殊静脉穿刺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