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l 555海绵城市的内涵
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城市的发展不仅占用了 1
大量能够涵养水源的自然元素,切断了自然水循环的路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源自于“海绵”的物理
径,而且使得城市下垫面硬化⒉煌杆婊黾樱% 特性,水分和力学特征,即海绵吸水、保水、释水等水分特
20-30征和回弹、压缩、恢复等力学特征。行业内习惯用”海绵”
n3 的物理特征来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其专业术语为
jf{“低影晌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I D)n3
20131212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一种可持
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城市排续的城市建设模式。《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氐影响
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孕》和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
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 I 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
海獬”。年月日至 B明确的、广为接受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
工作会议强凋要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
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海绵的“弹性”,下雨时能够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
l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
是在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建设方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最系统功能,减:纭晔泻槔栽趾Φ姆⑸n
大化地发挥水资源自然循环的作用。具体而言,海绵城市就是在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和保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m'-l}
Z91A10085947(2016)05-004604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涝
灾害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淡水资源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从宏观方面来说是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
了破坏。自然调节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斌微观方面来旋是粕放型城市建设模式和落后的雨水管理系统,
+
、技术和方式,还需要我们保护海绵体的质量、完善海
绵体的投资机荆、整合海绵技术的力量、激发公众参与的活力,以实现海绵城市的智慧化,促进海绵城市
20|Io
的可持续发展。
+
作者及单位:孙超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城镇
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赵芮,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何周富,中
(6
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将生态修复与城市水系管理理念,在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基础
统的污染防治相结合,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 上,构建低影响开发、自然循环的“绿色海绵”雨水系统,
干旱时释水,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使整个城市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这不仅有利于修
渗透、净化和利用,防止城市出现水失衡。复城市水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
2 涝灾害,为生态环境带来收益,而且有助于构建平衡适宜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主要是以“快速排除”和“末端处的城乡建设生态空间体系,解决城市病,持续推进以人为
理”为发展理念,依靠
聚焦“自然+”循环 建设海绵城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