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监理质量提升方案 】是由【文艺人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监理质量提升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监理质量提升方案
五龙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工
程
质
量
安
全
提
升
行
动
方
案
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质量提升行动实施
1、成立质量安全督查小组
2、阶段性工作开展
(1)自查自纠工作(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20日)
(2)巡视检查工作(2018年3月21日至2018年3月31日)
(3)工作总结(2018年4月)
3、落实主体责任
(1)质量提升从一线作业人员开始,加强质量提升的宣传工作,强化质量
意识,质量工作落实到实处。
(2)落实主体质量责任,项目总监、安全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关键岗位工作到岗履职,
1)管理人员责任:视质量问题大小,根据公司相关管理规定规定进行处罚,处罚有罚款、扣考核分、取消年终绩效、对于不作为或严重失职引起的重大质量事故的,将进行开除处理。
2)履行职贵、严控工序质量、工作质量:,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每个管理人员认真责履行好各自职责
;严格按图工,施工之前做好质量、技术交底,从工序开始,严把质量关。
3)加强质量检查及质量跟踪:对存在质量稳患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及质量标准的,及时进行整改、返工;全程跟踪
5、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学习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执行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6、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
(2)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造工程建设专有技术和工法,以技术进步支撑工程建设技术发展。
7、工作要求
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监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在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公司领导的监督、指导下,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针对本工程部的现状,力求实效,本着
实事求是;并通过人、机、料、法、环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提升行动如期完成,达到质量提升效果。
四、安全提升行动实施
1、工作目标
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项目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工作内容
(一)目标管理标准化
根据项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二)机构建设标准化
(1)组织机构
组长、副组长、成员
(2)职责
1)组长负责项目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行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2)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组织研究制定“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3)组员具体负责督促各部门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负责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的检查,协助组长、副组长开展“安全标准化提升行动”活动工作。
(三)安全投入标准化
督促施工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做到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四)管理制度标准化
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项目监理部人员应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项目监理人员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贯彻到工作中。
2)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提出有利于公司、项目部、监理人员提升发展的建议;
3)文件和档案管理
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文件要真实、有效,分类整理;
(五)教育培训
公司将分批、分次对项目监理人员进行监理业务水平培训,同时积极参加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讲座,从多源头提升监理队伍业务水平。
(六)作业安全标准化
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控制爆破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项目部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2)作业行为管理
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3)警示标志
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JGJ59—2011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
、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七)隐患排查和治理标准化
1)隐患排查
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组织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排查范围与方法
根据顶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3)隐患治理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敦促施工单位进行处理,对过程进行跟踪,整改结果进行检查验收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标准化
1)辨识与评估
依据有关标准对本项目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2)登记建档与备案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3)监控与管理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动态管理。
(十)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化
1)职业健康管理
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项目部与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五、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强化安全生产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是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顶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源头管理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上水平的固本强基工程来抓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监理质量提升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