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一、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二、把小康的中国变为现代化的中国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主要内容: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
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构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一)“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构想
一、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一、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二)“两步走”实现小康社会的设想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一、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目标作为党的行动纲领提了出来并作出了经济发展“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到1990年为第一步,是打基础的阶段,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剩下的10年为起飞阶段,在新的基础上,使工农业年总产值翻广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二)“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一、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1世纪中叶
温饱
小康
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代化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图示
2000年
2050年
90年
80年
温饱
小康
富强
(人均800美元)
(人均4000美元)
《中国小康进度综合分析报告》:到20世纪
末,%的人口达到小康水平,%
的人口接近小康水平,%离小康水平还有
较大差距。结论是,中。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