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1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辅导:沉脉类脉象.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11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辅导:沉脉类脉象 】是由【dyx11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1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辅导:沉脉类脉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1页/总页数3页
2011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辅导:沉脉类脉象
沉脉类脉象包括沉、伏、牢、弱等4种脉象。
沉脉
[脉象特征]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明显的跳动。
[临床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此外胖人见沉脉,冬季脉象偏沉,部分人两手六脉皆沉细而无临床症状,也为常脉。沉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位深沉的象征。
[机理分析]沉脉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为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二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
伏脉
[脉象特征]:伏脉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比沉脉更深,隐伏于筋下,附着于骨上。因此,诊脉时浮取、中取均不见,需用重指力直接按至骨上,推动筋肉才能触到脉动,甚至伏而不见。
[临床意义]:伏脉常见于邪闭、厥病和痛极的病人。
第2页/总页数3页
[机理分析]:伏脉多为邪气内伏,不得宣通而致。邪气闭塞,气血凝结,乃致正气不能宣通,脉管潜伏而不显,但必伏而有力,多见于暴病。另外久病气血亏损,阴枯阳竭之人也可以见到伏脉,是疾病深重的标志。危重病证的伏脉,与血管病变造成的无脉症不同。无脉症往往发生在肢体的某一局部,出现相应肢体无脉,而其他部位的脉象可正常。
牢脉
[脉象特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其具体特点是脉位沉长,脉势实大而弦。牢脉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但搏动有力,势大形长,为沉、弦、大、实、长五种脉象的复合脉。
[临床意义]:牢脉多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瘕积等证。
[机理分析]:邪气牢固,而正气未衰者,如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或气血瘀滞,凝结成瘕积而固结不移,在脉象上则可表现为沉弦实大长的牢脉。若失血、阴虚等患者反见牢脉,当属危重征象。
弱脉
[脉象特征]:弱脉沉细无力而软。其具体特点是位沉、形细、势软。由于脉管细小不充盈,其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处,指下感到细而无力。
[临床意义]:弱脉多见于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机理分析]:因脉为血之府,阴血亏少,不能充其脉管,故脉形细小;阳气衰少,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脉气不能外鼓,则脉位深沉,脉势软弱。
第3页/总页数3页

2011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辅导:沉脉类脉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