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和人文精神。《易传·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孝”的背后,体现了中国人对人文伦理的独特思考,体现了中国人对人之所以为“人”与如何维系社会和谐的一种独特回答,如“仁爱”、“报恩”、“责任”、“忠诚”等。从“形而下”的角度看,“孝”则是包含了中国人对如何践行孝所做出的具体设计。
(一)孝的本质特征是仁爱
《论语•学而》
有子:“……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一)孝的本质特征是仁爱
《郭店楚简•语丛三》指出:
爱生于性
亲生于爱
(一)孝的本质特征是仁爱
《孝经注疏》
“上古之人,有自然亲爱父母之心”;
“父子之道,自然慈孝,本乎天性,则生爱敬之心,是常道也。”
(一)孝的本质特征是仁爱
《孝经·广要道》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一)孝的本质特征是仁爱
一个人如果有了“仁爱”之心,就会有亲和力;
一个集体如果有了“仁爱”之心,就会有协作力;
一个单位如果有了“仁爱”之心,就会有内聚力。如果有了这种“仁爱”精神,就会爱自己的家庭,就会爱自己的企业,就会爱自己的国家。
(一)孝的本质特征是仁爱
郭明义,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余万元,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
(一)孝的本质特征是仁爱
康复中的吴菊萍和被她双手救起的妞妞
孝与企业文化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