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随礼经典散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随礼经典散文 】是由【卢卡斯12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随礼经典散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随礼经典散文
随礼经典散文来自散文2008年最新推荐。散文青年人办喜事,亲朋好友都要热热闹闹地赶来祝贺,这是我国城乡约定俗成的民间礼节。祝贺的方式大多叫随礼,也就是平常我们讲究的随份子。千百年来,因婚姻形成的馈赠礼俗,几乎人人都懂;可它在最近假设干年来的变化还蛮大的。变化有哪些,且听我慢慢说来。
小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个家庭中的镜子。家什简陋也好,家具像样也罢,大凡每家每户都少不了半米见方的一块镶框的镜子,有的甚至两三块之多。贫苦的生活之中,做母亲的每天都要把它们擦拭得明亮无尘,照镜子的人因而自得精神气,工作学习两不误。
为什么那时的家里都不缺镜子呢?其实它们大多是父母亲结婚时大家的随礼。我至今也不明白那时候人们的做法:几个人或几个家庭,出于礼尚往来,为一对新人贺喜,凑钱买什么不行,一味地买镜子,也许不止一两块,搞得收礼人很无奈。当然,如此说法不绝对,可能会送些别的生活用品。不过在我眼里,镜子往往总是扮演主角。挂在家里显著的位置,它们有的绘着喜鹊登梅,有的绘着富贵花开,有的绘着杨柳春色,上面呈现出满满的喜气,盈盈的祝福。仿佛永远明明亮亮地照耀着,让彼此的生活纯净而美好。
以前,结婚办事,亲朋好友随礼虽有轻有重,但形式淳朴且至诚。因为大局部人的生活很一般,礼数到了,随的礼金多少自便。况且收礼人明白大家的境况,只要有祝福,略表心意就非常知足。回礼吃块糖,抽根烟,众人高快乐兴,简单地办事,情义可嘉。记得那年大哥在家里办喜事,一位和他关系很好的老师傅,随了个五元钱的脸盆。望着大礼,上面鲤鱼跃龙门的图案,漂亮至极,大哥心情好冲动。父亲赶忙把客人迎进去,留人家吃饭。小小的厨房,炕上饭桌前,来贺婚的亲朋好友,就着简单的酒菜,划拳行酒令,普通人的婚礼照样办得喜庆乐和,真是百年随时过啊!
如今,随礼的方式和种类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社会进步生活富足是好事,但因此产生出的许多陋习,却叫人不敢苟同。就如现在的农村,随礼不局限婚礼,什么大人小孩过生日,盖房等等都要亲戚朋友表示祝福。常常是办流水宴,全村热闹,似乎有好事大家分享。其实,实在是铺张浪费,扰乱乡风。城市里同样在随礼的把戏上有过之无不及,孩子考学,从军,工作调动,职位升迁等等,让人对此颇感厌烦。一个人本来工资就不高,碍于面子,穷于应付。年年礼钱加码,实际的意义不复存在,给许多人的正常生活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困惑。对此,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社会诟病。
随礼,古老的风俗;如人,走在风雨中。它应该谱一曲和谐的音符,愉悦在每个人的心头。

随礼经典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卢卡斯123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10-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