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力与运动知识点教学内容.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力与运动知识点教学内容 】是由【86979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力与运动知识点教学内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力与运动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2)理解:
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
,越大惯性越大.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物体运动状态(产生)的原因,
而不是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二、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
方向相同.
公式:
理解:
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三、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2)理解:
①,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
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区别
性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
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通过力求加速度
(1)通过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体法,正确受力分析.(3)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力.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5)统一单位,求出答案.
2、通过运动求加速度,进而求出力的大小
(1)通过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运动进行分析,
小及方向(3)采用隔离体法,正确受力分析。(4)求出所求力的大小
五、关于超重和失重:
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物体的重力.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电梯加速上升,减速下降),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物体的重
力,这种现象叫现象.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电梯减速上升,加速下降),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物体的重力,
这种现象叫现象.
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时称为完全失重现象。原因: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大小为g。忽略空气
阻力的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平抛、斜抛运动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六、经典题型
1.(2012·新课标理综)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
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2.(2010全国理综1)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
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坂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
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0,a2==g,a2=g
mMmM
=0,a2==g,a2=g
MM
图1
3.(2011浙江理综卷)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
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4.(2010上海物理)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不变,则物体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5.(2010海南物理)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后停
°的斜面,

21
.
11222
6.(2010·广东理综)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7.(2010高考海南物理)如图5,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
,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
状态可能为(
)

8(2010山东理综)如图4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
正确的是
=m1g+m2g-Fsin
=m1g+m2g-Fcos
=Fcos
=Fsin图4
9(2010新课标卷)如图1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
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313
C.-
222
10.(2010浙江理综)如图4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图4


11.(2011新课标卷)如图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
木块。现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
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
13(2011北京理综卷第18题)“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
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上部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
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图2
14.(2010福建理综)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
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在t=0到t=12s这
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15.(2010高考山东理综)如图9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
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
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
16.(2012·江苏物理)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17.(14分)(2012·安徽理综),该下落过
程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4。该球受到的空
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m/s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h。
18.(2010高考海南物理)图3-1中,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
0~3s内F的变化如图3-2所示,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
(1)求1s、、2s、3s末木板的速度以及F/mg
1
2s、3s末物块的速度;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s内木板和物块2m0
1 2 3 t/s
图图
的v—t图象,据此求0~3s内物块相对于木图3-11图3-22
板滑过的距离。
19.(2012·江苏物理)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和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2fMm
A.
M
2fMm
B.
m
Mm-(m+M)g
M
2fMm
D.+(m+M)g
m
20.(2010上海物理)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
小不变,则物体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21.(2012·安徽理综),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
3/4。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m/s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h。
22.(2010安徽理综)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g取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系数μ;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图1
20.(19分)(2012·重庆理综)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比赛时,
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0时,再以
v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
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如题25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
(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式;
(3)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度仍为v0,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
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变化,为保证到
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

力与运动知识点教学内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6979448
  • 文件大小476 KB
  • 时间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