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李小龙简介 】是由【儒林】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李小龙简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李小龙简介
李小龙,(BruceLee,—)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美籍华人,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著名的华人武打电影演员和功夫巨星、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UFC开创者,MMA之父,截拳道之父,双节棍之父,亦是“功夫片”电影始祖,李小龙的出现打破了之前功夫动作片的虚假以及香港明星气质的萎靡,开创了华人进军好莱坞的先河,更创立了截拳道,让西方人认识和学习功夫,同时令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片种之一。在全球各地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他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永不磨灭,在香港的4部半电影3次打破空前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他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1964年与琳达·埃莫瑞走入婚姻殿堂,婚后生有一对子女。
目录
1基本信息
2人物生平
3主要作品
1基本信息
爱好:练武、思考、恰恰舞、阅读、哲学
李小龙
擅长:寸劲拳、勾漏手等多项知名记录
小学:香港九龙德信学校
中学:香港喇沙书院、圣芳济书院
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哲学
父亲:李海泉
母亲:何爱瑜
太太:琳达·埃莫瑞(Linda)
李小龙与妻子琳达
儿子:李国豪(BrandonLee)
女儿:李香凝(ShannonLee)
大姐:李秋源(PhoedeLee)
二姐:李秋凤(AgnesLee)
哥哥:李忠琛(PeterLee)
弟弟:李振辉(RobertLee)
李小龙与家人(11张)
最喜欢的作家:海明威
最喜欢的国家:中国
最喜欢的动物:狗
最喜欢的歌曲:《当我死去时》
最喜欢的穿着:牛仔裤、墨镜、球鞋、唐装、运动服
常到的地方:健身房、图书馆、公园、书房等
讨厌的地方:虚伪的社交场合
个人座右铭: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1]
2人物生平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仅3个月大就在旧金山当地拍摄的粤语片《金门女》
李小龙
中亮相。李小龙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跟随父母返回香港后,由于身体瘦弱,7岁时便在父亲的教导下练习太极拳以强壮体魄。1948年,李小龙以李鑫的艺名,客串参演了俞亮导演的《富贵浮云》,而该片广告亦标明“新李海泉”客串演出。1949年在香港入读德信学校,再转读喇沙书院及圣芳济书院。李小龙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的电影是1950年公映的《细路祥》,片中饰演一个从好变坏,从坏变好的孤儿,获得一致好评。
李小龙在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
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脚、节拳、白鹤拳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小龙酷爱跳恰恰舞,少年时期曾获全港恰恰舞邀请
人物写真(19张)
赛冠军。在港期间曾以教授名拳师邵汉生恰恰舞,来换取对方教他中,李小龙除了勤习中国拳术外,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赴美深造自创截拳道。
1959年5月,由于喜常与人争斗以致学习成绩不佳,家人将他送往出生地美国。1
960年上映的《人海孤鸿》是其赴美求学前的最后一部粤语片。1960年,李小龙进入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他主修戏剧,也学习哲学及心理学等课程。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李小龙是个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
李小龙为了宣扬中华武术,在大学2年级期间,租了校园的一个
李小龙
停车场角落,作为武馆,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琳达,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自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人们的重视。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美国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2]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邀请,,第一部是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而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的,在这种情况下
龙之访谈(10张)
却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了300万港元。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精武门》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预算,引起更大的轰动打破了亚洲票房纪录。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和“双节棍”,令人赞不绝口。此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猛龙过江》更作世界性发行。还与美国好莱坞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了主角。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的时候,1973年0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34虚岁,32周岁。李小龙逝世后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他的儿子李国豪英年早逝也葬于此地。[1]
李小龙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