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0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是由【静雨蓝梦】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2
广东省环境境保护规划划纲要
(20055-20200)
(讨论稿)
二OO五年年五月
目录
一、现状与与挑战1
(一)现状状问题1
1、协调发发展严重失失衡1
1
2
2、环境污污染形势严严峻2
3、环境管管理能力薄薄弱3
(二)未来来压力3
1、环境压压力不断加加大3
2、资源瓶瓶颈日益凸凸现3
3、环境污污染转移加加快4
二、总体目目标4
(一)指导导思想4
(二)基本本原则4
(三)目标标5
三、战略任任务6
(一)三区区控制,优优化产业布布局6
1、严格控控制区7
2、有限开开发区7
3、集约利利用区8
(二)一线线引导,贯贯彻循环经经济8
1、推进工工业生态化化转型8
2、加强农农业生态化化建设122
3、大力发发展生态旅旅游13
4、培育绿绿色生态文文明14
(三)五域域推进,构构筑协调发发展平台115
1、系统保保护和建设设生态环境境15
2、综合整整治水环境境19
3、强化大大气污染防防治21
4、加强固固体废物处处理处置能能力23
5、确保核核与辐射环环境安全224
四、保障体体系26
(一)政策策保障:强强化环境管管理26
1
1
1、健全环环境保护法法规26
2、创新环环境管理机机制26
3、完善环环境管理政政策27
4、提升环环境管理效效能27
(二)工程程保障:落落实八大重重点工程228
附表…………………………………………………………………………………300
附图…………………………………………………………………………………799
1
2
1
一、现状与与挑战
广东省位于于我国大陆陆南部,东东邻福建,北北接江西、湖湖南,西与与广西接壤壤,南临南南海,西南南端隔琼州州海峡与海海南省相望望。,%;,占占全国岸线线的1/55,近岸海海域包括河河口、港湾湾和近海浅浅海水域,(附附图1)。
全省共有221个地级级以上市,分分成珠江三三角洲地区区、粤东地地区、粤西西地区及山山区四个区区域。珠江江三角洲地地区包括广广州、深圳圳、珠海、东东莞、中山山、江门、佛佛山市及惠惠州、肇庆庆市的部分分县(市、区区),,%;粤东东地区包括括汕头、潮潮州、揭阳阳和汕尾市市,,%;;粤西地区区包括阳江江、茂名和和湛江市,面面积3..26万万平方公里里,%;;山区包括括梅州、河河源、韶关关、清远、云云浮市及惠惠州、肇庆庆市的部分分县(区),面面积8..81万万平方公里里,%。
(一)现状状问题
1、协调发发展严重失失衡
广东是经济济大省,改改革开放以以来,%%的速度快快速增长,20004年全全省国内生生产总值(GGDP)达达134550亿元,%。
广东区域经经济发展很很不平衡,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省的23%,经济总量却占全省的80%。近年来,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及山区整体经济实力虽有较大提高,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差距仍在扩大。
广东经济与与环境协调调发展不平平衡,粗放放型的经济济增长方式式依然没有有发生根本本的转变,“三高两低一不协调”的特征明显,与我国中东部发达省市及发达国家相比,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2、环境污污染形势严严峻
随着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展及人口的的急剧增加加,广东环境境污染形势势日趋严峻峻。
2
水环境污染染问题十分分突出。全全省江河干干流水质总总体良好,部分流经城市的河段和内河涌水环境污染严重,生活污染特征明显,17%的省控段面属劣Ⅴ类水质,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偏低,入海河口及近岸海域水环境污染加剧,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地区水质性缺水比较严重。
大气环境质质量总体下下降。全省省二氧化硫硫排放总量量持续增加加,酸雨频频率居高不不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区空气污染染较为严重重,机动车车尾气污染染日渐突出出,呈现复合污污染特征。粤东、粤西地区和山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部分地区污染加重。
固体废物污污染负荷加加重。全省省固体废物物产生量快速速增长,生活活垃圾、工工业固体废废物及危险险废物减量量化、无害害化、资源源化处理水平低低,废旧电电子电器无无序、简单处理理严重污染环境。
局部地区生生态破坏加加剧。城镇镇化大量挤挤占生态用用地,部分分地区水土土流失强度度大,森林林生态系统统较为脆弱弱,红树林林湿地破坏坏严重,外外来入侵物物种对生态态环境的影影响明显,农农业面源污污染负荷加加重,农村村生态环境境普遍较差差,土壤污污染加剧,矿矿区生态环环境恶化。
3、环境管管理能力薄薄弱
环境管理能能力建设严严重滞后于于经济发展展水平,地地区差距很很大。环境境管理法制制、体制和和机制不完完善。环境境监测、监监察、信息息和宣教等等机构不健健全,人员员不足,素素质偏低,设设备落后。核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能力滞后。
(二)未来来压力
1、环境压压力不断加加大
广东省第九九次党代会会和省委九九届二次全全会确定了了未来的奋奋斗目标,到到20100年全省人人均GDPP比20000年翻一一番,珠江江三角洲地地区率先基基本实现社社会主义现现代化;到到20200年,全省省人均GDDP比20010年再再翻一番,全全面建成小小康社会,率率先基本实实现社会主主义现代化化。这一奋奋斗目标对对环境保护护工作提出出了更高的的要求,环环境保护与与生态建设设任务更加加繁重。
4
根据预测,22010、22020年年生化需氧氧量(COOD)排放放量将分别别比20002年增加加11%和和23%,二二氧化硫排排放量增加加45%和和104%%,氮氧化化物增加1153%和和304%%,固体废废物产生量量将分别增增加58%%和1599%,这些些都将对未未来广东的的环境造成成巨大压力力。
2、资源瓶瓶颈日益凸凸现
随着城镇化化、工业化化进程的加加快,珠江江三角洲地地区人口持续增长,粤东、粤粤西地区及及山区也将形成新新的城镇聚聚集区。
全省耕地资资源流失量量不断增加加,人地矛矛盾逐渐加加剧,水资资源和能源源进一步紧紧缺。到20100年,全省省生产生活用水量将将增加188%,%;到20020年,,将增加334%,%%。到20010年和和20200年,能源源需求量将将分别增加加45%和和89%。
3、环境污污染转移加加快
广东经济由由偏轻型向向适度重型型化发展,重重大产业布布局、产业业结构调整整以及珠江江三角洲地地区产业升升级,推动动部分产业业向粤东、粤粤西地区和和山区转移,这这些地区的的环境污染染负荷将明明显增加。粤东、粤西地区和山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保护能力较差,污染转移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二、总体目目标
(一)指导导思想
以“三个代代表”重要思想想和科学发发展观为指指导,按照照全面建设设小康社会会、率先基基本实现社社会主义现现代化的根根本要求,以建设和谐广东、实现富裕安康为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本原则
以人为本,协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为本、人与与自然和谐谐的原则,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城镇和产业,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
4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节约约资源,循循环高效
遵循循环经经济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3)分类类指导,分区控制制
根据不同区区域社会经济济发展水平平、资源环境境条件的差差异,以及生态态环境保护护的要求,实实行分类指指导,分区区控制。珠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行环境优先先的战略,山区实施保护中中发展的战战略,粤东东、粤西地区实施施发展中保保护的战略略。将全省省划定严格格控制区、有有限开发区区和集约利利用区,进进行生态分分级控制管管理。
(4)创新新机制,强强化调控
强化政府在在环境保护护方面的主主导作用,明明确职责,落落实分级目目标、任务务,创新机机制,采取取措施,合合理有效配配置公共资资源,促进进社会经济济环境协调调发展。
(三)目标标
(1)总体体目标
坚持全面、协协调、可持持续的科学学发展观,构构筑山区生生态屏障,把把粤东、粤粤西地区建建设成广东东未来快速速协调发展展的新跳板板,把珠江江三角洲地地区建设成成为全国具具有示范意意义的可持持续发展城城市群,促促进区域协协调发展,构构建经济持持续增长、社社会和谐进进步、生态态环境优美美、适宜居居住的绿色色广东。
近期(20005-22010年年):总体体布局,重重点建设。构构筑生态安安全体系,实实施治污保保洁和珠江江水环境综综合整治工工程,推行行清洁生产产,初步形形成循环经经济框架,基基本控制环环境污染和和生态破坏坏,力争不欠欠新账、还清旧账账。50%%的城市达达到国家环环保模范城城市要求,若若干城市率率先达到生生态市建设设要求。
5
远期(20011-22020年年):全面建设设,维护提提高。全面落实实环境保护护与生态建建设工程,形形成生态安安全格局,建建立循环经经济社会体体系,有效控制环环境污染和和生态破坏坏。80%的的城市达到到国家环保保模范城市市要求,550%以上上城市达到到生态市建建设要求。
广东省环境境保护目标标见附表11。
(2)分区区目标
根据全省环环境保护总总体目标的要求,结合合区域差异异,确定珠珠江三角洲、粤东、粤粤西地区和山区区的分区控控制目标(附表2和附表3)。
三、战略任任务
为实现绿色色广东,未未来15年年要加快实实施“三区控制制、一线引引导、五域域推进”的总体战略。
三区控制———以优化化空间布局局为突破口口,分类指指导、分区区控制,将全省划分为严格格控制区、有有限开发区区和集约利用用区。一线引导导——贯彻彻发展循环环经济的战战略主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生态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五域推进——重点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水污染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以及核安全管理和辐射环境保护五大领域的建设,全面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构筑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三区区控制,优优化产业布布局
根据生态环环境敏感性性、生态服服务功能重重要性和区区域社会经经济发展差差异性等,划划分6个生生态区、23个生态亚亚区和51个生生态功能区区(附图2和附表4)。在在此基础上,结结合生态保保护、资源源合理开发发利用和社社会经济可可持续发展展的需要,将全省陆域划分为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集约利用区,实行生态分级控制管理(附图3和附表5)。
6
1、严格控控制区
严格控制区区总面积3323200平方公里里,%。包括括两类区域域,一是自自然保护区区、典型原生生生态系统、珍珍稀物种栖栖息地、集集中式饮用用水源地及及后备水源源地等具有有重大生态态服务功能能价值的区域域;二是水土流流失极敏感感区、重要要湿地区、生生物迁徙回回游通道与与产卵索饵饵繁殖区等等生态环境境极敏感区区域。
严格控制区区原则上禁禁止所有开开发建设活活动,同时时要开展天天然林保护护和生态公益益林建设,有效保护护珍稀濒危危动植物物物种及其生境、原生生态态系统。
2、有限开开发区
有限开发区区总面积约约820000平方公公里,%。包括括三类区域域,一是重重要水土保保持区、水水源涵养区区等重要生生态功能控控制区;二二是城市间间森林生态态系统保存存良好的山山地等城市市群绿岛生生态缓冲区区;三是山山地丘陵疏疏林地等生生态功能保保育区。
有限开发区区可适度进进行开发利利用,但必必须保证开开发利用不不会导致环环境质量的的下降和生生态功能的的损害,同同时要采取取积极措施施促进区域域生态功能能的改善和和提高。
3、集约利利用区
集约利用区区总面积约约620000平方公公里,%。包括括农业开发发区和城镇镇开发区两两类区域。
农业开发区区要加强生态态农业建设设和基本农农田保护,降低化肥和农药施用强度,控制面源污染。城镇开发区要强化规划指导,控制对生态用地的占用,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二)一线线引导,贯彻循环经经济
1、推进工工业生态化化转型
(1)构建建生态工业体体系
改进生产工工艺,改造造提升传统统产业生产产技术水平平,大力发发展高新技技术产业,
8
加加强以九大大支柱产业业为核心的的产业链构构建和延伸伸,提高产产业加工深深度和产品品附加值。
珠江三角洲洲地区要以电电子信息业业为先导,大大力发展高高新技术产产业;粤东东地区重点点发展纺织织服装、电电子、水产产养殖、陶陶瓷和医药等劳劳动密集型型产业,粤粤西地区重重点发展化化工、机械械、五金、现现代农业和和旅游业等等;山区重重点发展特特色资源加加工业、电电力、食品品加工、生态态农业和旅旅游业等。
积极发展环环境友好型型工业,采取政策策和经济手手段,树立立环保示范范企业,推行环境管管理体系认认证,带动动企业开展展清洁生产产,降低资资源消耗水水平和污染染物排放强强度。
(2)建设设生态工业业园区
优化产业布布局和结构构,大力推推进循环经经济。强化化工业园区区管理,编编制环境规规划,制定定产业准入入制度,规规范建设项项目环境管管理。开展展环境管理理体系认证证。制定污污染物排放放总量控制制目标和管管理措施,建建设集中的的供能设施施和环境基基础设施。
广州南沙开开发区:南沙是生态脆弱弱区和环境境敏感区,开发时要要充分体现现“生态优先先、协调发发展”的原则,原原则上禁止止建设大型型炼油石化化基地和钢钢铁基地。
珠海西区::填海造陆陆对生态环环境影响较较大,要采采取有效措措施,保护护好陆域及及周围海域域的生态环环境。以PPX、PTTA、PEET、纺织织化纤为核核心,延长长产业链。
惠州大亚湾湾开发区::依托炼油油、乙烯等等龙头项目目,延伸产产业链,按按照化工流流程科学布布置上下游游加工装置置,实现原原料直供和和互供。大大亚湾海域污染物物扩散条件件限制较大大,大亚湾湾石化区的的排污口应应适当向外外延伸。
茂名石化工工业区:依托炼油油、乙烯等等龙头项目目,延伸产产业链,按按照化工流流程科学布布置上下游游加工装置置,实现原原料直供和和互供。污污水集中处处理后可单单独排海。
东莞松山湖湖生态产业业科技园和和东部工业业区:科技技园区重点点发展装备备制造、生生物制药、光电信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东部工业区现有纺织加工、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和化工等产业,产业关联度不高,要加大产业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静雨蓝梦
  • 文件大小320 KB
  • 时间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