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初中物理压强教案课程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中物理压强教案课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5、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
高学习的自信心。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3、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
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
通过实验直接呈现,让学生直接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给学生产生对压强的直接的感受,
及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讨论法: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发表观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
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四、强化方法:
介绍公式后,通过在课中强化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加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公式的运用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课时设置】
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教学时,本着贴近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探究问题的情景,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参与的意识,提高参与能力;通过准备教具,亲历探
究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及时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巩固提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软毛巾一块,木盒一个,钥匙串,一个三角尺,一支铅笔。
(学生)课前认真进行预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提问:
,在雪地里行走,脚很容易陷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的脚不
但不会陷进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这是为什么?
?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没三角板的用铅笔代替,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么不同,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
实验探究1:让学生拿出一只削好的铅笔,请学生用两只手的食指和食指轻轻地夹着铅笔
的两头,感受一下,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呢?
(1)压力:
请画出在下面四种情况下支持面上所受力的方向。
在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以放在桌上的物理课本为例。
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重力
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2)、压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情预设: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为
引入演示实验做好铺垫。)
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或猜想还与其他什么因素
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所以,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相同,研究压力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再控制压力
相同,研究受力面积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选用器材:毛巾一块,木盒一个,一串钥匙。
(设计意图:单个木盒和木盒加钥匙串分别放在软毛巾上所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同,但
把单个木盒和木盒加钥匙串的受力面积相同,因此,可以比较出压力的大小对压力效果的
影响;把同一个木盒平放与立放能保证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对压
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参照课本实验。
(a)把单个木盒平放在软毛巾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b)把钥匙串叠加软毛巾上面的木盒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c)把单个木盒竖放到软毛巾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收集证据:图(a)、(b)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b)受到的压力大,产生的
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图(a)、(c)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图(c)的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形变大,作
用效果明显。
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写作“N/m2”,物理学中称为
帕斯卡。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单位;我们把三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
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信息窗”,让学生对帕斯卡有所了解。
知识链接:
〔帕斯卡是法国着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1623年6月19日生于法国克莱蒙费朗,
1662年8月19日逝世于巴黎,享年39岁。
帕斯卡16岁时就参加了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的学术活动。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
要贡献是:对流体力学、静力学和大气压强的研究。为了纪念帕斯卡,人们用他的名字来
命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实际应用:比较坦克与图钉所产生的压强。
例题:一辆质量为50t的克,;一颗图钉尖的面
105N
,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试克对地面的压强坦3m2与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的大小。
已知:克的坦质量m=×104kg,每条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S=,
1
图钉所受压力F=20N,图钉的面积S=。
22
求:克对地面的压强坦P和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并其大小。
12
解:克对地面的压力:坦F=G=mg=×104kg×=×105N。
1
克坦两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的面积:S=2S=2×=3m2.
1′1
克对地面的压强:坦P===≈×105Pa。
1
图钉尖对墙的压力:F=F=20N。
2′2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墙的受力面积:S==5×10-8m2。
2
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4×108Pa。
2
比较可知,图钉虽小,但是它对墙面的压强却远大于坦克对地面的压强。〔设计意图:
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交流与讨论:
估算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行走时和站立时的压强一样吗?
如何估算每只脚的面积?
采用的方法:割补法测面积。
根据质量计算重力,得到人对地面的压力,代入公式P=进行计算。
。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
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
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其接触面积非
常小,产生的压强很大,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应用:钉子、箭头、刺刀、长矛等。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应用:建筑物的地基、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多、学生的书包做成双肩背且背带做得比较宽。
【课堂小结】
一、基础知识: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叫受力面积。
3、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公式:P=,单位:Pa。
二、研究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压强的规
律。
【课堂反馈】
1、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力也很大,为什么它可以在土路上工作而不陷入泥土中?
(答案: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往地里打桩,为什么要把桩的下端削成尖形?
(答案: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
(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布置作业】
同学们下去把课本后面的五道题做好,交给学习委员,下午交给我。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