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泄泻中医护理.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泄泻中医护理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泄泻中医护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泄泻的中医护理
概述
泄泻是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使脾失健运、传导失司所致。又称“腹泻”、“下利”等。
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见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病因病机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调以及脏腑虚弱而致。脾虚温盛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湿邪致病又有寒湿、热湿之分。
(1)感受外邪:六淫伤人,脾胃失调,皆能致泻,但其中以湿为主,而常兼挟寒、热、暑等病邪。脾恶湿喜燥,湿邪最易伤脾,故有“无湿不成泄”之说。
(2)饮食所伤:凡食之过饱,宿食内停,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过食肥厚,湿热内蕴,或误食不洁之物,伤及肠胃,运化失常,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
(3)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复因郁怒忧思,肝郁不达,肝气横逆乘脾,脾胃受制,运化失司,而致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钠,可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衰,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弱,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成泄泻。
患者资料
床号:10床住院号:1815324
姓名:刘高兴性别:男
年龄:48岁民族:汉
入院日期::30
病情介绍:患者刘高兴,男,48岁,小学文化,务农,因腹痛腹泻3天门诊拟腹泻待查于9:30收入院,,血压100/80,诉于3天前受凉后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泻水样褐色便7次,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头痛头晕,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流质冷食,给予消炎补液护胃止血等对症处理,既往体健。
病例介绍
查体(望闻问切)及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6月21日查血常规:,血小板72,。大便常规:褐色水样便,白细胞3➕,红细胞➕,隐血阳性
胃镜显示:霉菌性食管炎,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窦多发性溃疡,十二指肠炎
6月23日,血常规:,大便常规:黄色希便,白细胞➕,红细胞➕,隐血阳性
6月24日,大便常规:灰色软便,隐血阳性
辨证分型
患者以受凉后腹痛、腹泄,恶心呕吐为主诉,不难判断其为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证: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恶风食少。舌苔白滑,脉濡缓。
,与感染,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与腹泻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与消化道排除病原体有关。
,与患者缺乏饮食卫生及腹泻相关护理知识有关。
护理诊断
评估可能引起腹泻的原因。
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性状及量,并收集送检。
肛周皮肤护理,排便频繁时因粪便的刺激可使肛周皮肤损伤,引起糜烂及感染,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燥。
一、腹泻,与感染,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护理措施

泄泻中医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k
  • 文件大小841 KB
  • 时间2022-10-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