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提高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提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知识点落实
1、力的概念:力是。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4、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②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例如:沿圆形跑道匀速跑动的运动员,它的运动状态
5、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6、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7、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央。
8、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牛,用N表示。
多力受力分析时一般选取重心受力分析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3、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非弹性形变。
4、弹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
例如:用钓鱼竿拉出水中的鱼时,对鱼施力的物体是
5、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3)弹簧测力计:
A、构造:弹簧测力计主要由、、等组成。
B、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比,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C、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D、注意事项:
①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②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③还要注意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拉几下弹簧,以免弹簧被卡住。
E、弹簧测力计倒置使用时要考虑壳子自身的重力。
弹簧所测弹力只是一边拉力大小,弹簧的拉力大小与其形变量成正比。
例如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g=,它表示。
3、重力的方向:。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地面是否水平。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如果质量分布不均匀,用找重心。
注意:,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也可能在物体之外,如质量均匀的光盘。
。
5、稳度以及提高稳度的办法
①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翻到。
②提高稳度的方法:增大支撑面;降低重心。
重力常作为条件应用,结合牛顿第一定律。
例如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作摩擦力。
摩擦力
动摩擦
滚动摩擦
2、分类:
例如:
3、产生条件:
;
;
;
。
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反,或与相反。
5、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求得。
6、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7、滑动摩擦力:
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此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例: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则物体所受桌面的摩擦力是
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等无关。
8、应用:
①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②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使用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也称作)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内容: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物体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有关,所以力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1)定义:的性质叫惯性。
(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惯性大小只与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力的合成:叫做力的合成。
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即
F=F1+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即F=F1-F2(F1>F2)。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称为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
一个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
3、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为平衡力。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②方向③作用在;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性质的力;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性质的力。
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不受力
受平衡力
合力为零
静止
匀速运动
运动状态
不变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零
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运动状
态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哪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例:推不动模型和拔河比赛模型
牛顿第一定律的典型例题:
中央电视台转播围棋赛时,讲解人员所用的棋盘有的是有磁性的,而棋子就是一些小铁片,棋子放在棋盘上不掉下去的原因是
2、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3、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方向竖直向上
,,方向竖直向上
4、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多个物体或多个过程受力分析典型例题
5、如右图的装置中,甲物体重5N,乙物体重3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
是()
,3N ,5N
,5N ,3N
6、将B、A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右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G =G <F<2G =2G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4N,同时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B间的摩擦力为多少N?B、C间的摩擦力为多少N?
变形1:
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变形2:
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现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板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下降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F2,则F1______F2(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用20N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若再向瓶内加油,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不变”)
10、,那么维持这个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力是
11、如图所示的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2、小红用15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3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小红改用20N的水平推力沿同一水平面推着该物体运动,则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N。
13、一块重为10N的砖被F=50N的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块砖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压力F除外)。
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提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