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化学选修3-3知识点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化学选修3-3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教学目标:
1、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性质差别和结构上的本质区别;
2、掌握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晶胞的结构;
2、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3、晶体与非晶体的性质和本质区别。
教学安排:
(引入)教材彩图:金刚石结构(晶胞)、冰花、钻石,自然界中多种矿石的组成。
(感想)奇妙、漂亮、规则……
(要点)物质大多数是固体晶体基本单元为晶胞分子晶体
非晶体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性质:熔点、密度、硬度、延展性、溶解性……
(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玻璃态)的差别:
1、自范性: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自发指自动发生(在一定条件下)。
例:水晶球剖开后的结构,外层玛瑙(快速冷却),内层水晶(缓慢冷却)
得到晶体的方法:(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常用)
(分析)晶体具有自范性的原因本质上应从结构特点来解释
2、微观结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拓展)结构引发的性质: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
3、各向异性:反映了晶体内部质点排列的有序性。
(应用)判断晶体、非晶体的方法:
1、测量熔点: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2、最可靠的科学方法:X-射线衍射实验(各项异性)
(引入)晶体的微观结构既然是周期性高度有序的,那么就可以研究和表示出来。
(模型)晶胞模型。
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蜂巢和蜂室的关系。
重点:1、晶胞是平行六面体。
2、晶体是大量晶胞“无隙并置”(没有间隙,并行排列)形成的。
(模型演示或图解)
3、晶胞中原子的计算。顶角为1/8,棱(边)为1/4,面为1/2。
(用图解释数据忆。
(练习)“学与问”
习题
(小结)五一假期作业情况。
姓名
作业名称
评析
得分
无
天然药物化学家-朱任宏
字数内容均符合、排版较好
刘长庚陈健伟
中国化学家-侯德榜
字数内容均符合、排版基本符合
75
刘嘉欣陈佩珊
化学史
题目与内容不太符合、排版较好
75
梁健东梁伟程
化学史
题目与内容不太符合、排版基本符合
70
梁兆华马建升
化学家
字数太多、主题不够突出
65
张舒明何锦聪
化学的历史发展
内容字数均符合、排版较好
80
何嘉尧
雅可比
内容字数符合、排版不够得当
70
何家诚
两次争论
非word文档
盘洁霞黄建禧
化学史
内容字数符合、排版不够得当、但有“个人感受”,很好!
90
梁凤琼梁伟汉
1、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
2、苯的发现者—法拉第
1、字数太多、排版较好
2、字数内容符合、排版较好
75
85
黎智辉卢嘉铭
卤族元素发现小史
非word文档
陈志安
巴斯德与手性
字数内容均符合、排版基本符合
80-10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特征;
2、能以典型的物质为例描述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
2、晶体类型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教学安排:
(复习)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别:
1、自范性(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2、围观结构(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排布)
3、各向异性
4、熔点
鉴别方法:X-射线衍射实验
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体: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晶胞中所含原子个数计算:角,棱,面,心
(引入)观察模型
CO2的晶体和SiO2的晶体
(讨论)有什么不同?组成微粒不同,微粒间的作用力也不同。
(引申)物理性质会不会不同?熔点、硬度。
(概念)分子晶体:只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1、存在的作用力:分子内-共价键分子间-范德华力,氢键小
2、物理性质:低熔点、易升华、硬度小
3、典型的分子晶体:(1)非金属氢化物
(2)部分非金属单质
(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4)几乎所有的酸
(5)绝大多数有机物
小结:与非金属相关的大多数物质
4、结构特征:(1)只有范德华力:分子密堆积-1个与12个相邻。例如:干冰
(2)范德华力和氢键:情况不同,氢键有方向性。例如:冰
(概念)原子晶体: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
1、存在的作用力:共价键大
2、物理性质:高熔点、高硬度
3、典型的原子晶体:(1)部分非金属单质:B,C,Si,Ge
(2)部分非金属化合物:SiC、SiO2、BN、Al2O3
与非金属有关的少部分物质
4、结构特征:共价键的方向性
(练习)“学与问”、课后习题
(注意)本节课采用PPT课件。
教学效果:
课件制作不错,教学内容也完成较好,但是因为课件中缺乏声音,且早晨第一节课,个别同学精神不佳,以后应该在课件中穿插声音设置,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
第三节金属晶体
教学目标:
1、知道金属键的涵义。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3、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简单立方堆积、钾型、镁型和铜型。
教学重点:
1、金属键涵义;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2、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模型。
教学难点:
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模型。
教学安排:
(思考)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共同点?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绝大多数常温是固体。
(概念)金属键:在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
(重点)电子气理论:金属键是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
1、金属键强弱判断:阳离子所带电荷多、半径小则金属键强,晶体熔沸点高。
2、延展性:外力的作用可以使各原子层发生相对滑动,但仍因为金属键而结合。
导电性:外加电场可以使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
导热性:自由电子的相互碰撞可以传递热量。
温度升高,导热导电性都会下降。
(难点)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一、二维平面
1、非密置层2、密置层
二、三维空间
非密置层的堆积
1、简单立方堆积(金属Po)晶胞含1个原子
2、钾型(碱金属)晶胞含2个原子
密置层的堆积
3、镁型中心原子配位数12
A
B
A
4、铜型中心原子配位数12
C
B
A
(阅读)P79“资料卡片”
(注意)用PPT课件完成。
第四节离子晶体
教学目标:
1、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
2、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3、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种离子键的强弱。
教学重点:
1、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特点。
2、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3、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1、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2、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教学安排:
(复习)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
非密置层:简单立方(6)、K型(8)
密置层:镁型(12)、铜型(12)
教材P79的资料卡片
(习题)P80的习题
(评讲)《同步测控》的离子晶体。
(模型)NaCl和CsCl的晶胞模型
(提问)1、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是什么?阴、阳离子。
2、这些微粒间的作用力是什么?离子键。
强还是弱?比较强。
与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相比呢?一般情况下,弱于前者,强于后者。
3、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硬度较大、难以压缩,较高的熔沸点。固态不导电,液态(熔融)导电。
(阅读)科学探究
(概念)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试练)指出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
(图示)教材P81的图3-28
(思考)决定离子晶体中配位数的因素?
(难点)1、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r-)――――几何因素
2、正负离子的电荷比――――电荷因素
3、离子键的纯粹程度――――键性因素(不讨论)
(提问)离子晶体的稳定性由什么决定?
(概念)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为正值。
(引申)晶格能不是键能,不限于一对离子之间,而是遍及所有离子之间。
(应用)晶格能越大,表明例子警惕中的离子键越稳定,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练习)P86的1、2、3
(表格)P86的四
化学选修3-3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